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不要让返乡创业的“乡愁”载不动许多愁

2017-09-01 16:05:13      来源:南方网
8月30日的《中国青年报》有一篇冰点特稿,叫《县城“创客”》,记述了一群满怀豪情返乡创业的青年人在家乡频频碰壁的故事。故事中,有人感到郁闷:在这个动辄以“xx大道”“铜锣湾”“国际xxx”命名街道和楼盘的小城里,商铺密密麻麻,但回乡创业数月,却“招不到一个合格的文案”;有人感到愤怒:“办一个证可以只花半天时间,也可以拖你半年”;有人表示失望:“雪中送炭根本不会出现,大家都只愿意锦上添花。”不少返乡创业青年频频碰壁后劝说未来打算返乡创业的青年:“别回去,那里不适合创业。”

  但故事并非一片灰色,其中一个叫张成的青年,由他领头成立的湖北某县级市青年创业商会刚走完一个年头,150余人走了近一半,他创业的几个项目也同样遭到了失败。也有过灰心失望,但最终他坚持了下来。如今,张成已经拥有了5家摄影店面,他的店面爆满,地暖、衣服罩子、游泳池、专业育婴师、二次消毒的衣服柜等等元素吸引着小城的父母。他说:“如果能有越来越多的返乡青年坚持下去,能被改变、被撬动的产业就会越来越多,最终让一个城市进步。”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也成为各级政府招商引资的重要内容。但是在他们的家乡,一方面,线上线下有待优化,基础设施亟待完善。另一方面,落后的文化氛围抬高了返乡创业的门槛。当“城归”碰上陈规,结果就是:没场地,自家房子做厂房。差资金,小额贷款也不易。缺服务,有些政策不接地气。无朝气,得过且过混日子。如果说,在热播的返乡创业题材影视剧中,创业农民们遇到吃拿卡要的“软钉子”,还能有“青天大老爷”出面摆平,那么在现实中,却像一个返乡青年所说:当初回乡创业时,领导都去了现场剪彩,一派热闹的景象。后来的几年,生意越做越难,再无人问津这个失败者。风光地开始,亏完本金还欠了外债的创业者“灰溜溜地”回了大城市。

  这折射出法治在县乡市场上的缺位,市场精神在在县乡市场上的尴尬。从农耕文明迈向商业文明,“惊险的一跃”便在人际文化向契约文化的深刻转换,这个过程注定艰辛,注定离不开法治观念与市场行为的塑造。

  日前,农业部召开的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及项目创意大赛新闻通气会显示,目前各类返乡下乡人员已达700万,其中农民工480万。正像张成说的,“如果能给到差不多的待遇,他们为什么不愿意回来呢?周末还能帮着家里干点活儿。”但是,不让返乡创业水土不服,不让贫困人口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仅仅靠张成这样的青年人苦苦支撑显然不够,也不现实。更需要启动新的法治引擎,理顺县乡基层的复杂关系,切实降低经营、融资的成本与风险,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激发积极的创新动能,让创业者拥有良好的启动与成长空间,不再让返乡创业的“乡愁”载不动许多愁,而是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农村谱写新的动人诗篇。
 

标签: 乡愁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