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牛油果的“逆袭”之路 真的了解吗?

2017-11-01 14:34:01      来源: 北京日报

3.“爆红”离不开“超级碗”

为了改变牛油果多舛的“命运”,墨西哥牛油果种植协会决定翻新营销手段,聘请一家著名的公关公司作为幕后推手,创造了“加州牛油果月”,希望使其成为大多数美国人的心头好。

1995年,在公关公司的策划下,一个装扮成牛油果形象的“牛油果先生”横空出世,上脱口秀节目,甚至在全美启动了为其寻找女友的选秀活动,报名参选的年轻女性须展示健康的生活方式,其中一环就是吃牛油果,获胜者可以得到去好莱坞旅行等奖励。此举促使牛油果更加“接地气”,销量渐渐上升。

需求量的不断增加,也让美国政府在1997年取消了当年的进口禁令,墨西哥的牛油果终于能够跨过边界,重新在美国销售。

牛油果真正登上“神坛”,不可不提“超级碗”(Super Bowl)的功劳。这原本只是美式橄榄球年度冠军赛,一般在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或2月的第一个星期天举行,拥有上亿名执着狂热的“粉丝”,多年来该电视节目稳居全美电视收视率榜首,并逐渐成为一个非官方的全国性节日。公关公司把牛油果与“超级碗”捆绑营销,策划出一个“果酱碗”的方案,向人们灌输“我们应该在超级碗吃牛油果酱”的理念。这一次,将牛油果直接放入橄榄球队队员们每日的健康食谱中。1992年一份费城老鹰队的食谱就包括四个牛油果、柠檬汁、大蒜、洋葱、番茄、辣椒酱等。这对狂热的球迷来说,购买与偶像们一样的“御用”牛油果酱简直太酷了。营销方案大获成功,牛油果终于成为美国人喜欢的主流水果。

凭着精彩的赛事、巨星演出和优质广告,这个有着“美国春晚”之称的比赛,成为美国最有商业价值的“吸金碗”,也是广告商的必争之地。据报道,2015年“超级碗”决赛吸引了全美1.84亿观众收看,在比赛第1节结束休息时,电视广告中第一次出现了水果,“主角”就是墨西哥牛油果。仅仅30秒,广告费高达450万美元。就在当年,墨西哥牛油果对美国的出口量创历史新高。

每年在“超级碗”决赛前后的庆祝活动和各种聚会中,美国都会消耗大量的牛油果,作为晚宴的主食之一。牛油果酱也成了“超级碗”的必备零食。据统计,光是2017年“超级碗”比赛日一天,狂热的美国人就吃掉了大约1.2亿磅的牛油果。

如今,被捧为“超级水果”的牛油果成了健康、时髦的“代言人”。据报道,牛油果一举超过比萨饼,成为2016年网络社交平台上人们最愿意晒出的美食单品。从国际超模吉赛尔·邦辰、维密天使米兰达·可儿到影视明星瑟琳娜·戈麦斯、贝嫂维多利亚等,牛油果都是必备道具,她们不仅会常常晒出牛油果美食或者在电视节目、后台等公开场合上大吃特吃,而且还会上传脸上敷着牛油果的美容照片。就连日本作家村上春树在《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一书中,也提出了他个人认为的世界上最大的难题——预言牛油果的成熟期,他甚至希望出现一个“成熟期预测智库”来帮其解决挑选牛油果的烦恼。

作为最疯狂的消费国,美国每年的牛油果消费量保持10%至30%的增长。2014年进口量近73万吨,占全球牛油果进口的46%,人均年消费量也从1999年的1.1磅增至5.8磅。

我国从零起步渐成消费大国

中国没有种植和食用牛油果的历史。

过去十多年,全球牛油果消费市场集中在经济发达的北美、欧洲以及日本。但随着市场的日趋饱和,需求增长放缓,世界主要的牛油果企业纷纷看中了中国市场的潜力。

2005年,中国对墨西哥开放对华准入,牛油果作为先驱者第一个冲进中国市场,但只有在上海的高档商场才能见到其身影。当这个外表皱巴巴的水果头一次出现在高档超市时,500克将近百元的价格,着实让国人咋舌。偶尔有人买回家尝鲜,也是吃一半、扔一半的占多数,牛油果的地位与色彩鲜艳、口感香甜的美国甜橙、新西兰奇异果等进口水果不可同日而语。一位经验丰富的水果经销商曾表示:“中国人吃水果,要么甜、要么脆,要么像西瓜一样水分足,它(牛油果)基本不符合中国人吃水果的要素。”当时,牛油果购买者多是在国内生活的外国人。

最初,漂洋过海而来的牛油果,包含了高额的关税,再加上昂贵的运输和保鲜成本,价位过高是其被拒绝在市场之外的主要原因。再加上推广商并未意识到中国是一个需要从“零”开始培育的市场,这些都让牛油果在进入中国将近7年之后仍然默默无闻。

牛油果在国内“蹿红”不过短短数年时间。继墨西哥之后,智利和秘鲁的牛油果也在十年后取得了入华通行证,牛油果的价格“平易近人”,再加上有国外明星超模们现成的示范,很快被国内消费者所接受,从闻所未闻到进口水果市场中的明星。

标签: 牛油果 之路 脂肪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