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东湖绿道启动三期建设 率先打造13公里精品示范线
2月10日,武汉市召开建设工作推进会,全面启动东湖绿道三期工程,加快建设精品示范线路。
与一、二期不同,三期工程不再增加绿道里程,而是重在提升文化内涵。同时,提档升级,加强环境整治、服务配套和运营管理。
其中,13公里精品示范线路将作为标杆,以最高标准,率先实施建设。武汉市表示,将以此为引领,把东湖绿心打造成“生态之心、人文之心”,成为武汉参与未来城市竞争的金名片。
东湖绿道去年接待游客近1290万人次
文化内涵不足成短板
去年年底,随着73公里绿道二期建成开通,东湖绿道实现全线贯通、扣环成网,达到比肩法国中部田园绿道和新加坡环岛绿道的世界级绿道水准。
百里绿道,蜿蜒碧波,不仅展现武汉生态新美景,更成为城市旅游新地标。
数据显示,去年,东湖绿道共接待游客近1290万人次,绿道二期开通后仅元旦假期,就有50多万人次的游客来此行吟山水,体味慢生活。“来武汉、游东湖、逛绿道、品文化”,成为时尚。
尽管游人如织,但在建设运营过程中,东湖绿道一二期仍暴露出不少问题。
东湖风景区管委会负责人坦言,文化内涵不足、景观品质不高、夜间活力不强、交通到达不便,运营管理有待提升等,是东湖绿道面临的最大短板。距离世界级,仍有不小差距。
按照“一期启动示范、二期扣环成网、三期提升内涵、四期全面完善”计划,武汉决定,今年继续实施三期工程,对东湖绿道进行综合提升,重点加快推进人文与生态融合,为打造世界城中湖典范、世界级城市绿心奠定基础。
生态最好文化最浓保障最优
约13公里精品示范线路率先实施
东湖绿道三期建设,拓展范围涵盖绿道串联的核心景区、湖泊及村湾区域,总面积达62平方公里。
其中,约13公里精品示范线路,作为标杆和示范,将率先完成建设。
这条线路,初步选取磨山南门至老鼠尾(天鹅咀)段。包括约1公里步行线,从楚才园离骚碑至磨山北门;约4公里骑行线,从磨山北门至湖心岛至华侨城湿地。
按照规划,武汉将以“生态最好、风景最美、文化最浓、人气最旺、保障最优”标准,对示范线路进行“文化、美化、彩化、亮化、捷化、智化、净化、优化”。
其中,“文化”聚焦文化品质提升,重点包括:对楚天阁、行吟阁、长天楼、周苍柏纪念室、周小燕纪念馆、离骚碑等景区进行修缮翻新,将楚风汉韵融入湖光山色;高水准举办诗歌节、雕塑展等文化活动;增添水上国际赛事,力争把武汉“水马”打造成全球规模最大的水上马拉松赛事。
在“亮化”方面,今年重点策划“东湖灯光秀”,借力高科技,加大文化元素,打造“中华第一灯会”。同时,拟打造水景演艺《东湖恋歌》。
针对可进入性不足难题,三期将推进游览“捷化”,调增公交线路及站点密度,优化区域内慢行、轨道交通线路的衔接;引入停车引导系统,改造升级红庙立交、楚风园、东湖老大门等重要门户节点公共停车场,解决东湖周边停车难。
“智化”方面,则重点推动免费WIFI提速升级,率先启动5G基础设施建设,在湖光序曲驿站、梅园全景广场内打造5G信号体验区。
此外,为方便市民休闲,示范线路还将对“优化”管理,包括加强共享单车管理,增加适合中老年人骑行的自行车;完成厕所革命,增加直饮水点位;优化电瓶车运营管理,增加特色电瓶车;增设垂钓区和湖滨浴场等。
武汉市表示,将以精品示范线路为引领,统筹推进、全面带动提升东湖绿道三期工程质量水平。重点加快景中村、湖中村改造,在保留传统风貌的同时,打造“一村一品”生态新景观。(记者 谢慧敏)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