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90后女孩自学糖画 浚县庙会摆摊练手艺
90后女孩自学糖画 浚县庙会摆摊练手艺
2月25日上午,浚县古城西城门外中原非物质文化遗产展演区,90后女孩儿陈杰的摊位前围了一群孩子,他们眼巴巴地盯着陈杰手中的勺子。
陈杰舀了一勺糖,在面前的金属板上画来画去,一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马就画好了。
画好马,陈杰又画了羊、兔子、猴子等生肖动物,十几分钟的时间就画出了十二生肖。
旁边的孩子早已垂涎三尺,央求大人买糖画,不一会儿一套十二生肖就卖完了。
糖画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民间手艺,以糖为材料。四川成都、河北天门等地都有糖画的非遗传承人。不过出乎意料的是,陈杰并不是非遗传承人,她这一身本领全是自己琢磨出来的。
“前几年很偶然地见过别人画糖画,非常感兴趣。上学的时候我学过几天美术,就想学画糖画。”陈杰很腼腆地说,想学又没有地方拜师,她就自己琢磨怎么画。想学画糖画得先学熬糖,制作糖画需要的糖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糖按一定比例混合后熬制而成的,熬好后可以晾干成糖块备用。
因为比例和火候的缘故,熬制好的糖块应该呈现出天然的姜黄色,熬过头或者不够火候都不行,熬过头了糖就发黑,不好看也不好吃,不够火候又不能用。陈杰跟一位做糖葫芦的师傅学了几个月熬糖,终于掌握了相应的技巧。
虽然学会了熬糖,但还是找不到师傅。好在传统糖画的工具非常简单,只有一个勺子、一把铲子和一块石板。陈杰就在路边摆了个摊儿,用了一两年的时间,边卖边学,终于学会这门手艺。如今,勺子和铲子还是老样子,石板已经换成了金属板,“石板不好清理,相比金属板不卫生,散热也慢了些”。
边说边做,不到一个小时,小铜锅里的一锅糖就用完了。陈杰又拿出一些糖块放到锅里熬着,准备做下一锅。“板上是不是提前刻好了图画啊?”围观的群众看陈杰一气呵成画了一只蝴蝶,觉得非常不可思议。
“做糖画必须一气呵成,做之前就要想好图案和过程,没有修补的机会。”陈杰说,之所以快,是因为展会上做的都是她熟悉的图案,陌生的图案要在家练习后再出来现做。(记者 岳珂 席蕊)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