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县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成效显著
近年来,新乡县委、县政府把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重中之重,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纳入县政府重点民生工作目标,通过实施“全面改薄”五年规划、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五年规划、长效机制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加大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得到基本均衡,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逐步提高,县政府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工作情况达到规定基本要求,公众满意度为98.22%。先后荣获河南省教育装备质量监督先进单位、河南省职教强县、河南省教育宣传先进县,通过国家语言文字三类城市验收,连年荣获全市平安建设先进单位、全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学校卫生工作先进单位、全市学生家访工作先进县做等荣誉。
强化组织领导,切实履行政府主体责任
高度重视,强力组织推进。把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写进年度政府工作报告,列入政府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职能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举全县之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出台《新乡县人民政府关于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明确达标时限和工作标准,开展创建工作竞赛活动,建立工作台账,对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实时监测、定期通报,引入竞争激励机制,实行奖惩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以创促建,整体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加大投入,确保经费增长。2014年以来,共投入资金23093万元。2014年—2016年,县财政分别拨付教育经费30342万元、34769万元、36781万元,同比分别增长9.72%、14.59%、5.79%,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比例。小学、初中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分别达1748.8元、2300.3元。2014年至2016年城市教育附加应征4995万元,实征5226万元,拨付教育部门5198万元;地方教育附加应征1664.79万元,实征1679.09万元,拨付教育部门使用1664.19万元;土地出让金收益中按10%要求计提教育资金586万元,全部拨付教育使用。2017年7月,县政府追加财政预算资金3326万元,其中,教育培训资金888万元,教学仪器装备2438万元,从根本上解决了制约均衡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
高标准建设,提升基层学校办学条件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2014年以来,共新建义务教育学校4所,改扩建学校94所(含教学点),新增学位4243个,新增校舍面积78806平方米,新增体育运动场141380平方米,新增实验室、功能室面积873间。一是大力实施“全面改薄”五年规划。2014年以来,积极实施“全面改薄”五年规划项目、长效机制校舍维修改造项目,共投入资金11829万元,实施项目130个。二是推进扩充城镇义务教育资源项目建设。2014年以来,完成义务教育阶段校舍新改扩建工程项目学校13所,投入资金3670万元。三是新建一批中小学校。2014年投资3000万元新建京华社区中小学,2015年投资1500万元新建翟坡镇振中社区小学,将于2018年投入使用,2017年投资2000万元新建的七里营镇新庄学校,将于2019年投入使用,2017年投资2700万元规划搬迁建设的小冀镇中街中学将于2020年投入使用。
优先资源均衡配置。近年来,新乡县坚持“兜底线、保基本、补短板、强管理”原则,不断加大投入,全面加强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2014年以来新增教学仪器设备6570万元,新增图书568871册,新增计算机5385台,增添课桌凳5346套,筹措资金1200万元用于校舍维修、粉刷,投入资金300万元建设10所乡村学校少年宫,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条件明显提升,校园环境明显改善,基本达到义务教育学校办学标准。
优化教师队伍,奠定均衡发展人才基础
多方位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持续实施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在全县教育系统深入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举办师德师风报告会、先进事迹巡回演讲30多场,通过模范教师、模范班主任、文明教师评选、师德标兵评选等系列活动,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涌现出全市守望田园最美教师梁益瑞、杏坛耕耘最美教师张彦伟等一批师德师风先进典型。
多途径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积极组织邀请全国著名教育专家周奎齐、任民等10余位专家学者来我县授课,教师参加国培、省培计划和县级培训6000人次。在全县持续开展推门听课活动,组织校长交流式听评课、听评课大赛108场次,连续组织3届课改擂台赛,先后评选出课改擂台赛擂主4名。在全县教师中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晒课活动,网上晒课3324节,8名教师获省级奖励,72名教师获市级奖励;在每年组织的优质课评选中,共有77人获省级以上优质课奖,154人获市级优质课奖,38人被评为市级教学标兵,全县有5名特级教师,省级骨干教师110名,市级骨干教师180名,县级骨干教师330名。
多层面优化师资资源配置。一是建立教师工资保障机制,严格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度,保证教师工资不低于公务员工资水平,教师医疗、保险严格按政策全部落实到位。二是健全中小学教师长效补充机制,教师编制优先服务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薄弱学校倾斜,近年来招聘补充教师357名,其中新增音体美科学信息教师54名。三是支持边远地区薄弱学校教师队伍,积极推进合作办学,安排146名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支教,校长教师轮岗交流1016人。
提高教育质量,丰富均衡发展内涵
立德树人促发展。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讲堂120场,把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主抓手,开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教育系列活动,全县各学校通过开展文明校园、文明学生评选,组织经典诵读、书香校园等活动,弘扬传统文化,引导学生提高文明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课堂改革提质量。一是大力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积极打造高效课堂,先后推出龙泉学校“双层四环”教学模式、古固寨外国语学校“3331”课堂教学、大召营中学“3+X”高效课堂、京华社区中学“先学后教、学生自主”教学模式、新乡经济开发区中学“思导助学”教学法,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每学期坚持开展常规教学检查评比,积极推进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落实“减负高效”责任,规范学生在校时间,开足开齐课程,合理布置学生作业,建立学业评价机制,形成“减负高效”的教学生态。二是本着“全员搞教研,人人抓质量”的指导思想,认真开展“以赛促改,德能双升”为主题的各类课堂教学大赛以及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等系列活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三是采取对口帮扶等多种模式,在县域联盟的基础上,与市级名校对接,进行教学研究深度融合,京华中学、开发区中学与市三十中,龙泉中学与长垣一中结成帮扶对子,形成“县域联动、城乡一体、共享发展”的教学协作共同体,推进全县教育的均衡发展和内涵发展。
内涵发展创特色。积极开展创建特色名校活动,通过开展传统文化经典诵读、汉字听写大赛,关注学生个性差异、全面发展。各中小学面向全体、凸显个性、因地制宜、讲求实效,把武术、足球等体育传统项目与大课间活动相结合,开展了“班班有活动,校校有特色”的阳光大课间活动。2016年,古固寨中学、翟坡镇第二中心小学、冠英学校、京华社区中学被评为国家级足球特色学校,京华社区中学被评为河南省武术特色学校,新乡经济开发区一中荣获河南省科技体育团体总分第二名,古固寨实验小学荣获河南省最美体育大课间二等奖。(张景民 姬同强)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