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2017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河南占了俩

2018-04-11 09:23:04      来源:大河报

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十大新发现河南占了俩

洛阳东汉帝陵朱仓M722陵园遗址及内陵园东门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 供图

新郑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航拍图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供图

4月10日下午,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山东章丘焦家遗址、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吉林安图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当选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十年了,邙山陵墓群又杀将回来!”得知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的消息后,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负责人之一、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汉魏室主任严辉第一时间在朋友圈转发消息,发出了这样的感慨。

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的发掘单位是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郑州大学历史学院,项目负责人是严辉和张鸿亮。昨晚,严辉在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说,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项目,考古人员从2006年就开始进行钻探查证,2008年~2009年进行了遗址勘探,2009年之后又进行了多轮考古发掘。此次成功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可以说是对考古团队人员多年来付出的肯定。

与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类似,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的考古发掘也持续了多年,此次首次申报就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昨晚,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项目负责人,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新郑工作站站长樊温泉接受大河报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他们已经在郑韩故城的北城门遗址清理出春秋战国至明清时期带车辙的道路、水渠、城壕、瓮城、瓦砾层以及灰坑、水井、墓葬等重要遗迹,首次认定了北城门遗址“渠门”位置所在,并发现在战国时期“渠门”外修建有保卫“渠门”的瓮城,为研究不同时期郑国故城和郑韩故城的都城防御体系的差异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考古人员于郑韩故城东城西中部的郑国贵族墓地北部“中”字形大墓发掘了陪葬坑三号车马坑。该车马坑陪葬各种车辆40多辆、马120多匹,震惊考古圈。

此次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河南占了其二,从数量上与陕西并列第一,也刷新了近几年来该评选河南的入选记录,让河南不少考古人欢欣鼓舞。

“这次评选结果充分体现了河南作为华夏文明重要发祥地的厚重历史和文化。作为考古人,我们为河南骄傲和自豪,也希望通过我们的进一步努力,让中原文明的发现、发展走得更远。”樊温泉说。

据了解,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始于1990年,由中国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举办,迄今为止已举办27届,河南是上榜常客。截至目前,河南历年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项目总数为45项,高居全国首位。(记者 李岩)

专家组对2017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点评摘录

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中原古都面貌更加完整

郑韩故城是东周时期重要的都城遗址,高耸的城墙和完整的都城形制,宫殿区和青铜祭祀坑的发现展现了郑韩故城在中国都城城市文明形成过程中的重要地位与作用。

此次主动发掘的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是历史上对郑韩故城的城门所进行的第一次科学发掘,不仅全面揭露了春秋战国时期都城城门的构造、春秋至明清时期道路的走向,而且还印证了史书上对“渠门”的记载。此外,瓮城在中原地区东周时期王城遗址中也是首次发现。郑国车马坑三号坑作为陪葬坑,是继郑公大墓之后的又一惊世发现,共陪葬各种车辆40多辆、马120多匹,出土的车辆和马骨之多,在我国东周考古发现中名列前茅,是研究我国周代车马葬制、葬俗、马匹特征等重要材料。

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寻找汉帝的长眠之所

东汉帝陵的位置和分布,长期以来是考古学的缺环。经过长期调查、勘探和局部发掘,终于明确了东汉帝陵位置、布局及特征,是秦汉考古的重大突破。

目前基本掌握了东汉时期帝陵陵园的总体布局,初步明确了东汉帝陵的若干形制要素(圆形封土、南北向、南向长斜坡墓道、甲字形带回廊方形椁室,“甲”字形砖石明券墓室及石殿、钟虞、寝殿、园省、园寺吏舍等),为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东汉时期的陵寝制度是中国古代陵墓由“天下之中”到“南面称王”轨迹演变的关键节点,又是中国古代陵寝制度史研究中的薄弱环节,近年的田野考古工作为此领域的研究突破奠定了基础,补充了缺失。

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

作为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通天洞遗址完整保存着从旧石器时代到3500年前古人类生活、居住的遗存,不但是旧石器考古的重要收获,也是新疆北部史前考古文化序列构建的重大突破。

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

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共出水各类文物三万余件,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本次发掘出水文物包括属于张献忠大西政权的金封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和“大顺通宝”铜币,铭刻“大西”国号和年号的银锭等。此外还有属于明代藩王府的金银封册、金银印章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铁刀、铁剑、铁矛和铁箭镞等兵器,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社会历史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章丘焦家遗址

济南章丘区焦家遗址发现极为丰富的大汶口文化遗存,有夯土墙、壕沟、215座墓葬、116座房址等,随葬品常见玉钺、玉镯、陶高柄杯、白陶器和彩陶等,是目前发现的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居住形态研究的空白。

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恢弘的史前墓地

杨官寨遗址共发现史前墓葬343座,多数墓葬不出随葬品,仅在少量墓葬中发现有尖底瓶、彩陶盆、彩陶壶、夹砂罐、陶钵、陶杯等日用陶器,还有陶环、石环、石串珠骨簪、骨环、蚌壳等装饰品,是国内首次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大型成人墓地。

宁夏彭阳姚河塬西周遗址西周王朝的西北边陲中心

甲字形墓葬出土青铜车器有轭、衡末饰、轴、毂、伏兔、泡饰等,另有玉璧、骨梳、蚌器、甲骨文等。姚河塬遗址应属于某一西周封国的都邑遗址,证明西周王朝对西部疆域的管理采用的也是“分封诸侯,藩屏王室”模式,为了解西周国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与西北边陲地区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

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秦汉栎阳终获确定

据文献记载及出土遗物,三号古城上限不早于战国中期,与文献所载秦献公、孝公建都栎阳时间吻合,为战国秦都栎阳,是商鞅变法发生之地。从栎阳考古发现看,不仅三号古城发现的半地下建筑、浴室、壁炉等设施,空心砖踏步、巨型筒瓦、瓦当等遗物是迄今为止在秦考古发掘中的最早发现。

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仙山祖庭一朝展现

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遗址,是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吉林安图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

该遗址是中原以外首次发现的国家山祭遗存,对探索金代礼仪制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对研究金王朝的边疆经略、探索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对充实长白山悠久历史文化的内涵亦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标签: 新发现 河南 考古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