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某微信公众号一篇《一个出身寒门的状元之死》刷屏朋友圈,成为爆款文章。随后,一些读者对文章真实性进行质疑。对此,30日该文章创作团队通过《新京报》回应道:文章不是新闻报道,是一篇非虚构写作,故事背景、核心事件绝对真实。
一篇阅读量达“10万+”的爆款文章,在赚足读者眼泪、消费读者感情后,迎来剧情反转,引发了社交网络上的广泛讨论,不少网民觉得自己又一次“被套路了”。该文章创作团队发文回应称“故事非虚构”“故事背景、核心事件绝对真实”,但又没有拿出任何证据来支撑;对于文中细节出现的“硬伤”,称“保护当事人的隐私更重要”,进行了“模糊化处理”。从回应质疑的有效性角度看,这样的回应本身没有质感,更谈不上化解了质疑。
该团队提到“文章不是新闻报道”,作为对“细节不真实”的回应。其真正的逻辑则是——一方面希望读者不要在细节上较真,另一方面又在努力打造一种让读者在看新闻报道的错觉,通过细节制造一种无比真实的感觉(如配以时间维度精准的图片等),产生同理心和共情,由此吸引大批读者,制造流量。换言之,该文章创作团队既想不遵守新闻报道的传播规则,又意在吸引类似新闻报道的读者的关注。
如回应中所言,这是一篇“非虚构写作”,实际上,作者完全可以在文章中注明,可为何不清楚地注明呢?原因只有作者自己知道。如果一开始就明确注明,文章还会在短时间内产生如此大的影响力吗?从艺术创作的角度而言,这篇文章脱离了真实性,其吸引力或会大不相同。有人会因此流泪,可能正是基于相信故事的真实性。文章的写法游走于新闻报道和“非虚构写作”之间,不想对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负责,也不想为艺术性负责——想占尽两头好处,却不想负责任的做法怕是说不过去。
从营销效果而言,创作团队或以为这篇文章是成功的,是一篇“心灵鸡汤”;但从社会效果而言,这篇文章带来的影响却是负面更占主流:内容真假难辨,贩卖焦虑,堪称“毒鸡汤”!在“人人即媒体”的自媒体时代,许多自媒体在人们的价值观领域已经开始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读者,需要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进行筛选,但不该被人愚弄、被玩弄于股掌,读者有权利知道读到的究竟是真事儿还是“非虚构写作”,或者起码让一般的读者能够清楚辨识出真假。在现代法治规则下,自媒体不能这样似是而非,“左右逢源”,而应当知规范、守规矩、存敬畏。(高扬)
标签: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