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黄金周西湖游客量减少:G20效应减退或是主因

2017-10-09 21:14:23      来源:钱江晚报

G20效应减退、厚粥摊薄

都是原因

西湖之美,依然如故,那么究竟为何游客量会减少呢?

“去年G20召开后,全国人民为西湖的美丽着迷,十一黄金周时,甚至有游客半路改变计划,到西湖旅游。”西湖景区工作人员说,大热之时,有些潜在游客提前来到杭州,所以大热之后,西湖游客回落也是比较正常的。

除了G20效应减退,西湖景区管委会宣传部副部长刘洁分析,时间的拉长,可能也是日均游客量略有下降的原因之一。

就像一碗厚粥,分的碗数多了,自然也就薄了——往年长假都是7天,这次双节重合,长假达8日之久,若游客总量不变,日均也会略有下降。

不是西湖不迷人

而是大杭州处处迷人

西湖的客流量下降了,但入杭的总游客量呈上升趋势,那么被分流的游客都去了哪里?

西湖景区管委会的官方微博每天报数据,都是几十个字。但每天都会特别提到像这样的一句话:“刀剪剑扇博物馆和杭州工美艺术馆国庆前5天共迎客9.15万人次,同比去年7.48万人次增加22.33%。”

最终的数据出来了:刀剪剑扇博物馆和杭州工美艺术馆国庆8天共迎客16.00万人次,同比去年10.95万人次增加27.85%。

成绩单为何如此漂亮?

《明月入怀·中国团扇文化印象特展》中有宋徽宗的琵琶花鸟扇面当然是一个重要原因,不过,浙江工商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郭鲁芳教授的见解更有意思:“随着游客文化程度提高,总是会从风景旅游向文化古迹旅游转变。”

再来听听西湖边老百姓的判断——满觉陇的茶农老唐笑眯眯地说:“不是我们满觉陇不迷人,更不是西湖不迷人,而是西湖的美更‘大’了——以西湖的美为标准,晕染开去,杭州打造旅游、建设城市的起点高,全城到处都是景,游客选择多了,好事好事。”

的确,杭州在硬件上处处皆景。

在杭州主城区来看,背街小巷建设、龙翔里五六巷等历史街区修复、龙坞花园开园、运河申遗成功、半山龙山虎山森林公园建设、湘湖、象山转塘建设、城西阿里巴巴园区也都成了景点。

杭州市旅委工作人员说,杭州前几年开始打造全域旅游,目前看来,以旅游大数据等智慧城市建设为依靠,全域旅游时代已经来临。

从大杭州来看,今年千岛湖景区、临安大明山以及瑶琳仙境等区县市景区表现抢眼,这些景点来自网络的门票订单量同比增幅都超过了120%。

专家视角

城市旅游的决胜利器

一定是文明

在浙江工商大学旅游管理学院郭鲁芳教授看来,杭州的硬件不输于世界上任何旅游城市。在这个基础上,类似“礼让斑马线”这样的文明表征性事件,深入人心,这让杭州人更自豪更文明,让游客印象很深刻;而杭州人的自豪感又会引发游客的向往,游客来了,不好意思不文明;杭州人原本就好客包容,看到这样的游客,又更加热烈欢迎……良性循环就此运转开来。

“一座城市旅游的决胜终极利器,一定是文明。市民愿意戴着“微笑i”胸牌被问路、现在杭州的商铺里,你如果问了不买,店员也不会冷脸恶语。这是全领域的文明。”郭教授说。

就像来自南京的游客在微信中写:

我想来杭州过一个暖心的马路,我想要坐船不用抢我可以保持优雅,我想要使用和欧洲一样干净的公共洗手间,我想有带着微笑i胸徽的杭州市民微笑待我。

哪怕我不去西湖,只是到钱塘江畔的滨江区看了一场电影……有时候,我不是想去哪里看无与伦比的风景,在杭州,文明就是风景,美好的人心就是风景。

数读链接

长假8天,西湖景区各公园景点共迎来中外游客、市民456.43万人次,同比减少18.62%。其中免费景点接待共计360.69万人次,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湖滨公园104.08万人次,苏堤47.64万人次,白堤44.00万人次;收费景区接待总计95.74万人次,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三潭印月26.93万人次,灵隐飞来峰景区26.39万人次,动物园13.70万人次。记者 金丹丹 杨晓政

标签: 游客量 西湖 主因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