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王晓悦:助残路上 我想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2017-09-25 17:51:25      来源:新京报

“助残路上 我想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

9月23日,王晓悦在自己开办的平谷区七彩阳光儿童康复中心。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有这样一群孩子,因患有智力障碍或自闭症,语言、运动发育迟缓,有时还会表现得焦躁不安。在王晓悦眼里,他们就像“小蜗牛”,动作虽慢,但仍可以逐渐成长。

患有重度精神残疾的哥哥的一次出逃,让她走上助残之路。

2015年10月,王晓悦在平谷区开办了七彩阳光康复中心。寓意让来到这里的孩子感受到更多样的爱,阴霾不再。

意外流产,丈夫的离婚提议,都没有让王晓悦最终放弃。提及所做的一切,她说,自己只是希望每一个残障孩子,“都能有尊严地在这世上活着”。

31个孩子的“王妈妈”

9月23日,星期六上午九点,在平谷区北二环路边的一栋不显眼的三层小楼院内,王晓悦正屋里屋外地张罗忙活着。

院子里摆放的U形座椅,坐满了小朋友。他们在家长和志愿者的辅助下,或是画画,或是做手工。

患有智力障碍或自闭症,语言、运动发育迟缓,有时还会表现得焦躁不安……这些在外人看来,甚至他们自己的父母有时也觉得,这样的孩子有点“傻”。但是在这栋房子里,他们有另外一个名字——“小蜗牛”。

王晓悦相信,“小蜗牛”的动作虽慢,但仍可以逐渐成长。

一年前,她为孩子们找到了这个有暖气、采光又好的新家。每周的星期一到星期五,共31名残障儿童,就在七彩阳光儿童康复中心这个大本营里,学会独立吃饭、午休和上厕所。

到了周末,王晓悦也不闲着。按照她的计划,还会组织相关的活动,邀请一些正常的孩子作为志愿者,跟“小蜗牛”们一起玩耍学习。在她看来,这是融合学习的一部分,对残障孩子来说至关重要。

日常生活中,每逢她跟别人打交道,都会仔细观察对方能否在残疾孩子的康复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一旦“发现目标”,她就会邀请对方来做活动,以期孩子们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有所得。比如活动当天的表演老师,就是她之前在一次开会的时候认识的。

大树、小鸟、猴子、狮子……在老师的介绍声中,孩子们领回了自己将要扮演的角色。音乐响起,孩子们瞬间投入其中。在老师 “左边,右边,转个圈”的提示下,大部分孩子虽然跟不上音乐的节奏,但很少有人做错动作。

在康复中心一楼的墙上,挂着一排排“家长留言日记”。上面是家长记录的,自孩子入园以来的点滴变化:“入园有一段时间了,我们看到了孩子的进步。一次在路上孩子看到车里有个小面包,主动说‘面包’。随后问她要干吗,她竟然说‘开’,这让我和爸爸感到很意外和惊喜”、“现在孩子能自己用勺子吃饭了,每周尿裤子的次数也减少了,感谢老师的工作”……

“现在这些孩子,都管我叫妈,他们父母都特嫉妒。”王晓悦笑着说。当一页页翻过,她感慨,这样的日记像极了自己当初记录哥哥的康复之路。

标签: 王晓悦 助残 残障孩子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