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国医大师102岁庆生 一沓发黄处方纸见证40年医患情

2017-11-29 11:38:00      来源:广州日报

复诊带苹果谢恩公 儿结婚收祝福墨宝

“我这辈子虽然多病痛,但能遇到邓老,我觉得自己很幸运。”韩杏枝感慨道。她求学阶段开始患病,后来流产,高龄生子,20年前丈夫因病去世时,儿子才10多岁……接连的打击,对病情很不利。“好在遇到了邓老。”有时,她想送点东西表谢意,但知道她家境贫困,治病不易,所以邓老让她到家里看病开方,连挂号费都免了。

后来,韩杏枝每年会在春节和邓老生日前去探望这位“恩公”,经常会带上苹果。邓老一家人也待她如亲友。几年前儿子结婚,韩杏枝请邓老一家去喝喜酒,邓中光和陈安琳夫妇带着特地从香港赶回广州的儿子前去道喜,邓老还亲自准备了一幅墨宝让他们送过去。韩杏枝仍然记得,婚礼现场,她和一对新人打开邓老的墨宝——“儿孝媳贤,幸福之家”,这八个字饱含的满满祝福让她深深感动,专门拍下作为自己的微信封面。

十几年前,邓老不再临床看病,与韩杏枝的这段朴素医缘,又由邓中光教授续上。前两天,知道邓老生日临近,韩杏枝带着六个苹果来探望老人家。见到她来,听说她最近身体不太舒服,刚出完诊才回到家休息的邓中光又从房间里出来,为她仔细把脉开方。

临走前拉家常,韩杏枝打开用普通胶袋兜着的苹果,笑称:“这苹果虽然丑点,但是糖心的,很甜!”邓中光的太太陈安琳赞她“有心”、“破费了”,她连忙说:“不贵!一斤才三块九毛八。”

“以前,每次上门复诊,她会带两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邓老乐意收下她这份心意。”陈安琳说,韩杏枝患的是重症肌无力,不能受累,所以邓老一家人一再嘱咐她少受累、少负重。“收下苹果,是为了让她安心。”

点击进入下一页

韩杏枝珍藏的1979年1月13日的《广州日报》,头版右下角有关于邓铁涛教授的报道(红圈部分)。

一沓发黄的处方纸 见证四十年医患情

在邓老的生日来临之际,心怀感激的韩杏枝把1979年以来邓老为她所开的一批处方捐给了广东中医药博物馆。一沓发黄的处方纸和几封“函诊”信,见证了一段不寻常的医患情缘,也是中医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完整例证之一。

这批处方中,最早一张是1979年开的,最后一张是2012年开的。为何能保留至今?韩杏枝说,因为当时的医疗关系不在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所以她每次拿到处方后还要重新誊写,再到别处抓药。誊写完,她会尽量把原方存起来。

“其实,一开始我也不太信中医,但为了救命,实在没办法,就试一试。没想到一试,活到现在都快70岁了。”韩杏枝说,考虑到她患重症肌无力不能太过劳累,邓老除了帮她治病,还会指导他劳逸结合。有一段时间,病情反复时,邓老建议她从教学一线转到物理实验室工作,又教她用“八段锦”健身。

“生日之前我去探他,他跟我竖起大拇指。我知道这是鼓励,我更要好好活下去。”当天临走前,邓老接过韩杏枝带来的丑苹果,笑得很开心。韩杏枝也竖起大拇指为102岁的邓老“点赞”:“我祝他老人家健健康康,福寿绵长!”

昨天是国医大师邓铁涛102岁的生日,上午10时许,广州中医药大学及其第一附属医院的领导和邓老的弟子、亲友们共同为他举办了一场简单而喜庆的生日会。邓老在大家的陪伴下吹蜡烛、切蛋糕,轻声叙旧。

邓老坦言,能够长寿,养生固然重要,还因为赶上了好时光,生活在党领导下的和平年代。至今,在邓老家的客厅里,还挂着一幅家乡人写给他的横匾,上书“恫鳏在抱”(指把病人的痛苦抱入怀内,对病人之苦感同身受)邓老也一再教导弟子们,要将它作为习医者应有的情怀。

生日会现场,邓老和大家一边吃蛋糕,还一边观看了国医大师医疗队深入到他的家乡开平市送医送药的视频剪辑。上周,由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冼绍祥带队,该院13位专家教授奔赴开平,开展多专科大型义诊、《国医大师邓铁涛康寿之道》讲座和内科示教查房,并到邓老的夫人林玉芹捐助的学生宿舍楼的月山中学探访、捐赠了一批适合中学生阅读的中医科普书籍……视频中,弟子们忙着义诊、查房、讲课的身影,勾起邓老对家乡的回忆,他连声说:“今天我很开心!”

标签: 国医大师 发黄处方纸 医患情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