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暖心!7756人捐发给癌症患者 有人给头发绑上蝴蝶结

2018-04-03 13:40:18      来源:新京报

一位捐发的小朋友留言说,我们都是地球的一家子,当然要互相帮助。

2014年成立“青丝”时,他大二,等他大四毕业离开学校时,已经有三千多位捐发者捐出了自己的长发。

每一天,青丝都能收到近十束头发。“在中国,知道我们的人本来就不多,这些人里面,还要头发没烫染过,一个人要蓄好几年的头发,一下子剪这么多,还要自己寄过来”,李嘉文很感动,“就算是这样,还有那么多人在捐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事情啊”。

“以美换美,何足惋惜”

截至2018年3月23日,青丝已经收到发束7756束。

头发的寄送地址,几乎囊括了中国的每一个省、市、自治区。捐赠者们除了中国公民,还有来自泰国、美国、澳大利亚的外国友人。

拆开快递包裹,青丝的工作人员能够明显地感觉到捐发者的用心。

有人用保鲜膜包好头发,像个寿司卷,生怕把头发弄散了;有人留下小纸条说,头发是洗完姜汁才剪的,易于保管;有人发量较多,特意分了好几缕剪下;常常有人给头发编好麻花辫,绑上蝴蝶结,底下垫很多软装,包装得像商场买回来的礼物。

拆包裹,就像拆一份来自远方的礼物。有时候拆出一包糖;有时候拆出明信片,画着笑脸、星星和一只写着"fighting"轻松熊;还有人随头发寄来一件手工织的毛衣;来自四川省江油市的7岁小朋友宋若凡,把自己的照片也寄过来了。

青丝工作人员崔文佳贺说,她拆到过的最长的一束头发,超过80厘米长,看到是家乡江苏寄过来的包裹,会觉得特别感动。

在近七千张捐发者留下的纸条上,书写了许多故事。

建筑师宋亚堃是一位已婚男性,因为楼下一个阿姨患了癌症,他觉得癌症忽然离自己很近。他看到国外一个小男孩给患癌儿童捐发的故事,便上网搜索中国有没有捐发的地方,就这样找到了青丝。

刚蓄发时,他的孩子刚出生,他用发卡别头发,蓄到后来,孩子渐渐学会走路了,改用头绳扎头发。走在路上,常有别的小朋友指着他问大人,“为什么这个叔叔的头发比妈妈还长”。由于头发柔顺,很多人甚至给他介绍洗发水代言的业务。

两年过去,他剪发捐发,同公司几位建筑师的夫人,因为他捐发的事,也开始蓄发准备捐赠。

在儿童血液科工作的刘楚君,接触了许多白血病小朋友。她病房里有一个乖巧的女孩,头发乌黑柔顺,查出白血病后,一夜之间变成了小光头,小朋友还很高兴地对她说,“我妈妈说了,头发剃光了长出来新的更漂亮!”

刘楚君清楚,因为掉下来的头发难以清理容易惹细菌,妈妈撒了谎哄孩子把头发剃了。过了一两个星期,她在负一层看见这位妈妈哭得快晕过去,心里想,那个漂亮的小女孩应该不在了。

在寄来的信件中,刘楚君写道:很多人说医务人员在临床见惯生死,迟早会麻木,庆幸我还是会心酸会难受。

一位匿名的朋友,她的好朋友帆在2012年因为先天性心脏病并发症,突发脑出血,做了开颅手术,在ICU抢救了一个星期后,最终还是走了。由于做了开颅手术,帆的头发全都被剪掉了,从那时起她就想把头发留长,“本来是想送给帆,帆永远定格在了19岁,现在把它送给其他需要的人吧”。

这7756束头发,每一束背后,都沉淀着至少两三年的时光。蓄发的人说,自从开始蓄头发,每一天早上醒来,都会有一些期待。

一位写信的朋友说,剪头发时,心里沙沙的,三年的时间不到十五秒就没了,会有不舍,但剪下来的头发,摸起来就像水一样,流到远方去,能在另一个人身上重生,“以美换美,何足惋惜”。

“比起时尚,她们更需要的是精神”

在青丝,许多工作人员,都做过捐发者。

崔文佳贺大一就捐过头发。她承认,走在路上会很注意别人的头发,有时候也很想去烫个好看的发型,“但蓄发、捐头发对我来说是比烫头发更酷的一件事情”。她想趁自己还是学生的时候多捐一点,“以后可能工作需要,就没办法像现在这样黑长直了”。

像崔文佳贺这样的青丝工作人员一共有近30位,他们都是在校大学生,每天除了完成学业,大部分时间都贡献给了青丝。就像其他的学生社团一样,韦彦尔这些创始人们毕业后,就把青丝交给下一批学弟学妹们继续传承。

为了让捐发者放心,青丝尽力将整个流程透明化——公开负责人的手机号,定时更新收到头发的数量以及送出去假发的数量,并要求运营青丝行动微信公众号的伙伴尽量回复每一位咨询者的问题。

青丝负责人徐思涵每天会接到四五个电话,电话那头问的问题都差不多,“这活动是真的吗?”“这活动是不是还在做?”“亲,这个申请表怎么弄?”这类问题,她已经回答了无数次。有时碰到上课和考试,她会挂断电话,给对方回复短信。

尽管如此,还是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

许多人好奇,为什么青丝收集了7000多束头发,最后只送出去100多顶假发。

徐思涵解释,由于头发的质量参差,制作一顶假发往往需要好几束真发作为原材料。按照现有的合约,青丝提供十束真发,假发公司瑞贝卡将无偿提供一顶假发。

也就是说,这7000多束头发,最后只能制成700多顶假发。

5岁的小朋友王贞桢捐了自己头发,并附上一幅充满爱心的图画。

许多癌症患者对网络平台不熟悉,不知道有青丝的存在,迄今为止,申请假发的患者只有一百多位。

这一百多位癌症患者,多是女性,她们更愿意选择短发类的假发,“因为短发看起来比较精神,比起时尚,她们更需要的是精神”。

费了这么多心血,只帮到了一百多个人,有意义吗?

青丝成立之初,李嘉文便问过自己这个问题。

他去医院看望过受捐者,收到假发时,患者眼睛里有光。“一个人买一顶假发和收到一顶好多人头发做成的假发,感觉是不一样的,后者有一种社会上的温暖,是support(支持)”。

他还记得,有一次,上海下雨,现场剪发后,地上很多碎发,自己拿着环卫工人的大扫帚清扫现场,衣服全湿了,商场门口的LED屏上奢侈品广告亮眼,低头看看自己,脏兮兮的,在那里扫大街,竟然感觉很快乐。

“一顶假发也许并不能延缓死神的脚步,但至少可以让他们暂时看起来像一名健康的正常人,让他们自由地去自己想去的地方,而不再是为了躲避周围的目光囚禁自己”。

钟晓娟也问过自己这个问题。她在青丝负责和患者对接,前段时间,她给患者寄头发,走在寄快递的路上,忽然看到患者儿子的朋友圈,说母亲去世了。

钟晓娟说,这样的事情已经好几次了。她接触过的好几位患者戴上假发后不久,都去世了。

对于一个不久于人世的人,有一顶假发,没一顶假发,有那么重要吗?

患者家属的致谢让她想通了——有了一顶假发,至少她最后时光是开心的,可以美美地拍一张照片,会期待自己好起来,这就足够了。

(应采访对象要求,张智蕴为化名)

新京报记者 罗芊

标签: 头发 蝴蝶结 癌症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