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大学生晒奖学金和满地证书却遭网友嘲笑 证书到底有没用?

2018-01-11 14:57:11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但仍有网友表示,奖学金证书没什么了不起:

郑州万花筒:奖学金证书没什么了不起,谁没拿过几次!大学里没有什么所谓的好学生,也没有什么所谓的差学生,学生的好坏区别不在于成绩的好坏,不在于分数的高低,更不在于你在大学期间考了多少证,拿了多少奖学金……而是在于等你毕业的时候能否找到一个好的工作,能否有一个好的工作环境和好的待遇,当然还有较高的薪酬……因为这些直接决定着你今后的生活和发展,同时也决定着你的前途和命运。不管怎么说,财富都是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尺度,至少这在当前是真的,不管你承不承认。

非名校生将来真的没有出路吗?

中国青年报(ID:zqbcyol)发现,一些网友认为,受学历和学校的影响,非名校生即使考了很多证书也不会有太大竞争力。那么,非名校生将来真的没有出路吗?

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渣学校意味着渣教学,渣教学意味着渣学历,渣学历意味着渣就业,就算以后考了研究生,也有可能因为你的第一学历不过关而被拒之门外。”

低学历、非名校的环境有那么不堪吗?

在知乎网友Jzc Alex看来:一所不是那么优秀的高校,最可怕的就是给你带来一种温水煮青蛙的安逸感。

而知乎网友波小蟹认为:层次相对较低的环境,最可怕的地方不在于资源匮乏,而在于在最该开阔眼界的年龄限制了人的眼界,在最该严格要求自己的阶段降低了要求的标准,而且这些影响是潜移默化、根深蒂固的,最终“强者愈强、弱者愈弱”。

非名校生将来真的没有出路吗?

推荐给大家看看中国青年报此前授权转载的一篇知乎旧文(作者:葫芦桑),一名曾经三本非名校生结合自己的经历,给出的5个建议。

大一,我加入学生会,暑假,我获得了第一个实践机会,七月的武汉,太阳毒到可以把人晒化。但我就在武汉的太阳下,走街串巷,到社区、到工地去推销电话卡和宽带。那段日子,我被工头赶,被保安骂,做得我绝望。我当时偏执地认为,三本学生很难找到好工作,如果找到工作,一定会是这种最苦最累的。

大二,我是学生会新媒体宣传的负责人,同时加入了新浪微博湖北省校园渠道团队,我开始组建自己的校园团队。我和朋友创办了贴吧“山雨欲来风满楼”。那时我还加入了一个移动互联网创业团队,那个团队的产品能让用户“傻瓜式”制作自己的APP。

天地开始变得宽广,我一度将自己的职业规划设定为进入互联网行业。但马上,刚刚开始膨胀的我就被现实扇了一巴掌。

我的大二将在一个多月后结束,我开始谋划暑期实习。我当时认为自己应该能胜任互联网公司的运营实习岗位,于是向数十家公司投了简历。漫长的等待后,所有期待都如泥牛入海。只有一家公司回复了我的邮件。邮件里他们先是感谢我的信任,然后礼貌地写道,“您各方面都很优秀,但我们的实习岗位优先考虑211高校的学生。”

大二结束放暑假,当时我正好没事儿,加之小时候也做过记者梦,于是我花了大量时间在新京报、南方周末实习。

刚到北京时我几乎不认识任何人,也找不到师兄师姐。在报社,其他实习生可以轻易找到校友。他们校友的数量可以轻易组成几支足球队——仅我所在的深度报道部,北大的毕业生就有两位。

我只能靠自己。

刚去的我连什么是“报题”都不知道,消息也写得磕磕巴巴。晚上躺在除了小单人床连凳子都放不下的隔断间里,我开始思考对策。

我用了一个蠢办法,背和抄。我找来许多消息和深度报道,一篇篇研读,遇到好的消息,我就背下来,碰到优秀的深度稿,我就在电脑上一个字一个字敲一遍。一个星期下来,我背了几十篇消息,深度稿也抄了好几篇。也许是拜从小看书读报的带来的积淀所赐,我开始找到感觉。

离毕业还有几个月,我陆续收到了一些工作邀请,其中既有TOP3的互联网公司,也有不错的创业团队和优秀媒体。有些开出的薪水还相当可观。

作为一个曾经一无所有的三本美术生,一路走过来,我也有了一些愚者之得。

1、首先要善于发现、抓住机会。

360免费WiFi刚刚发布时,我发现它简直是为校园用户量身定做的,因为校园宽带多要使用专门的客户端登陆,导致学生无法使用无线路由器。了解这点后,我给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写了一封私信,阐述了这个想法,并以学生会的名义向他申请,希望得到一批360免费wifi在学校做测试。

随后360公司负责随身wifi项目的王先生联系了我,我们做了简短的交流后,他向我寄送了一批随身wifi。我在学校做了测试,同学们反映很好。随后我将测试结果反馈给了360公司。如果那时我顺势提出要去360公司实习,问题应该不会太大。

2、其次要注意结交人脉

这个结交并不是刻意地去钻营,而是互惠互利。进入新闻圈以来,我为同行们提供过无数采访对象的联系方式,同行们也为我提供过无数资源。2013年6月,我的微信上只有不到10个记者,现在我的微信上有600多个记者。除了第一个媒体实习,我后面的实习全是通过朋友介绍。

3、然后要将自己喜欢的事做到极致。

一招鲜,吃遍天。我的室友,一个酷爱画画的男孩,是有妖气漫画网的签约作者,我在寝室时总看到他对着电脑不停地画,貌似他还拿过不少奖。他PK掉数百人成功入职某一线游戏公司,拿到6位数的年薪。高我一届的学长,学的是人力资源,但是酷爱营销,大学期间就各种不安份。他毕业后成功入职一家业内领先的社会化营销公司,后来已经被公司派到另一个一线城市组建团队。他们也都是三本生。

4、另外手上要有硬货。

我的实习经历,我参与的数百篇稿件,都能为我的求职背书。我在实习中,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像“连线采访如何快速找人”、“如何通过一张照片,10分钟推测出芙蓉姐姐的住址?”、“‘高校酒店卖淫’报道的技术缺陷”等文章,都有数十万的阅读。这些文章一方面能增加我求职的底气,一方面也能让更多的人知道我。

5、最后要多尝试。

大学有四年时间,足够去发现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而且要跳出校外,校外的天地无限广阔。

啰啰嗦嗦说了这么多的流水账,只是为了用一个三本生的故事告诉你,不要畏惧,大胆地闯,大步地向前走,走到最后,你总会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标签: 奖学金 证书 大学生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