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春运”这个专用名词何时出现的?你坐过铁路“敞篷车”吗?

2018-02-07 10:16:09      来源:上观新闻

哪一年“春运”成了专用名词?你坐过铁路“敞篷车”吗?

还记不记得姜育恒这首经典老歌:“曾经以为我的家,是一张张的票根;撕开后展开旅程,投入另外一个陌生;这样飘荡多少天,这样孤独多少年,终点又回到起点……”

在春节即将到来的时候,哼唱这首歌似乎特别应景。时代在变,春运在变,老一辈的记忆里,春运是绿皮车、泡面味、蛇皮袋,是“行李往里推一推”“借过借过让一让”“啤酒饮料矿泉水,花生瓜子八宝粥”的吆喝声。

不同的年代有着不同的春运记忆,它们一同勾连出时间的印记,终点都是一个——家。

绿皮车与泡面

在火车上闻到泡面的味道,仿佛就闻到了家的味道。”每年这个时候,打工者孙大辉都会踏上从上海回重庆过春节的旅途。交通设施更替,绿皮车已渐渐被高铁取代,但他心底最温暖的记忆,依然是前些年春运上的那一碗泡面。

这种“国民食品”伴随了几代“归家人”的春运记忆,更丰满了每年春运大潮中数亿人的漫漫归途。

孙大辉回忆, 20世纪80年代末,那时没有网上订票服务,熬夜蹲守购票,夜晚寒风中,一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就是温暖与幸福,也缓解了寒冷与焦虑。

“过去,由于车速慢、停站多,动辄就得在火车上待十几甚至几十小时。吃饭怎么办?来一碗方便面。”

互不相识的路人,面对面坐在车厢里,头凑在一起吃泡面,话故乡。 “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老家是哪里?”天南地北的回家人一边跟身旁萍水相逢的陌生朋友寒暄,一边吃着汤浓味美、热气缭绕的方便面,漫漫回乡路也变得温馨欢乐。

如今,中国已经进入高铁时代。旅客在火车上的时间和在每站停留的时间逐渐缩短,用餐次数大大减少。如今,乘客在高铁上餐饮品种有了更多选择,通过互联网订餐服务,上车之前就能预约美食。回乡路变成越来越简便,乡愁也从一碗泡面变成了一条微信、一张高铁票、一份网上订餐。

标签: 敞篷车 名词 铁路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