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开心!中山145户双低家庭 80户优抚对象住新房过大年

2018-02-09 13:52:46      来源:南方网

开心!广东中山145户双低家庭 80户优抚对象住新房过大年

2017年,中山市分别投入1500万元和931万元,为145户双低家庭和80户优抚对象家庭重建(修缮)危房。记者昨日从中山市民政局获悉,这些危房已完成改造,双低家庭和优抚对象将可在今年春节住进新房。

改造计划涉及14个镇区

据中山市民政局介绍,2017年,全市纳入双低家庭危房改造(重建)范围的共有145户双低家庭,涉及黄圃、南头、三角、东凤、民众等14个镇区,其中黄圃镇最多,有49户。纳入2017年度优抚对象危房改造(重建)范围的有80户家庭,涉及东凤、三角、港口、黄圃等14个镇,其中,东凤镇最多,有15户。

中山市2017年双低家庭及优抚对象危房改造分为重建住房和修缮住房两个类别,其中,重建住房的,按家庭户籍人口1人35平方米、2人45平方米、3人55平方米、4人及4人以上65平方米的标准重建住房。

黄圃镇任务最重、推进较快

黄圃镇是2017年度双低家庭和优抚对象危房改造任务最重的镇区,有49户双低家庭和9户优抚对象危房纳入危房改造工程,总改造面积 2930 平方米,改造金额约 600万元。至2017年11月30日,该镇已全面完成危房改造工作,并通过市镇验收。

32岁的阿华是黄圃镇石军村的低保户,也是本轮危房改造工作的受惠者之一。阿华的父亲早逝,50多岁的母亲蒋姨患有乳腺癌,妻子也患病,需要照顾,其家中还有一对尚在幼儿园就读的儿女,一家人的生活仅靠阿华一个人支撑。由于家里住的红砖墙瓦顶房有30多年的历史,冬冷夏热还漏雨。得知阿华一家的住居状况后,镇村将其纳入2017年危房改造计划。2017年6月,阿华一家30多年的旧危房终于被拆掉了,并在原址建新房。10月,阿华一家搬进了新家。

据了解,黄圃镇危房改造工作推进较快,部分受助对象已入住新居。除黄圃镇外,市内其余镇区的双低家庭和优抚对象预计也可以在春节前搬进新房。

【延伸】

中山已累计改造双低家庭和优抚对象危房4659间

从2004年起至2017年底,中山共为3413户双低家庭进行了危房改造,工程总投入约1.916亿元。而在优抚对象危房改造方面,中山则从2009年开始为居住在茅房、松皮棚和无住房的优抚对象进行危房改造,并在2011年出台了《中山市市级财政解决优抚对象住房难建房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建立了优抚对象住房改造的长效机制。据统计,2009年至2017年底,共为1246户优抚对象进行了危房改造,建房总投入约9900万元。

2017年中山底线民生保障“兜底”能力进一步提升

中山市民政局局长沈名晓介绍,2017年,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底线民生保障工作,对困难群众解困帮扶工作取得了长足发展,低保救助、医疗救助、住房救助、临时救助等向制度化、规范化、全覆盖、均等化发展,社会救助体系日趋完善,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权益。

●低保标准增幅42.4%

2017年,低保标准从629元调高至896元,增幅达42.4%;

●全年发放低保金比2016年增长47%

至2017年12月,全市共有低保对象4330户9172人,共发放低保资金7370.5万元。2016年投入约5000万元。

●低收入认定标准“翻了一番”

2017年,低收入认定标准由原来按低保标准上浮50元提高到按低保标准1.5倍计算,按896元的低保标准即把家庭人均月收入在897-1344元的家庭纳入低收入对象保障范围。在这之前,低收入认定标准是低保标准上浮50元,即629元加50元,679元。调整后目前为1344元。

●重特大疾病救助比例由70% 提高至80%

2017年中山市修订了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从9月1日起市级医疗救助比例从70%提高到80%以上。2017年1至12月,全市共发放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约1200万元,同比去年增长27.7%,共救助14836人次,平均每人次住院医疗救助水平达3295元,比省要求高16.5%。

标签: 优抚对象 中山 广东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