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原因还在,“新型”诱因又来
“孩子小学五年级了,面临小升初,班里很多家长都会在每天学校放学之后,带孩子到培训机构补课。小学4点半放学,补课5点半就开始了,补到七八点钟。到家就8点半了,还得完成学校的作业,一般10点以后才能睡觉。累是累,可是为了上个好初中,不拼不行呀。”看着新学期近视度数又有所加深的儿子,沈阳的李先生和记者聊的却只有孩子的学业。
广州一小学三年级学生的家长张女士说,学校是提倡孩子每天放学以后运动1小时,可是孩子做完作业经常都晚上9点多了,实在是抽不出时间运动。
课业负担重是中小学生近视的“传统”原因。记者调查发现,当前,部分学校落实国家“阳光体育一小时”要求时,在强度和时间上还有差距,甚至存在文化课挤占体育活动情况。“考试指挥棒没有本质的变化,中小学生把主要空间和时间用在文化课学习上,近距离用眼时间长,易导致视力下降。”华中师范大学教授范先佐说。
许迅等专家则指出,电子产品普及已成为近视低龄化的“新型”诱因。当前,很多学校都给孩子布置了电子作业,比如手机APP里的英语绘本阅读,一般时间不长,15分钟左右。但是家长给孩子报的课外补习班中,很多机构开发了网课和电子作业、电子测试平台,一般一节网课至少30分钟,接下来还要完成相关电子作业和相关测试,不仅加重了孩子课业负担,而且接触电子产品时间加长,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
9月17日,一名青年患者在沈阳一家眼科医院做视能检查。 新华社发(龙雷 摄)
学业和眼睛不是“鱼和熊掌”
许迅说,学业和眼睛不是“鱼和熊掌”,是可以兼得的。他建议,加大面向公众的科普宣传力度,高度重视预防,让阳光体育驱走孩子的近视阴霾。
新学期伊始,武汉市梅苑学校小学生向老师提交了自己的暑假作业,在“创新素质实践行”一项中,附有自己假期参观武汉视防中心学生视力健康教育馆的体验和感受。
“到视防中心学习预防近视”成了武汉许多学校一项固定的假期作业。不少家长通过这次实践行发现了孩子存在的视力问题,及时采取措施,实现“早发现,早干预”。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许多地方的教育部门已经开始重视青少年近视防控并取得很好效果。沈阳市教育局体卫艺处处长关英介绍,近3年来沈阳市持续开展全市中小学“十百千万”强身健体活动和体育运动,近视率呈逐年下降趋势。沈阳市第46中学坚持定时定量开展体育课、大课间、特色体育项目等,目前的初三年级,入校时视力低下率约为60%,最近一次的体检中,视力低下率下降到47%。
范先佐说,学业和眼睛同等重要,不能顾此失彼。这世界很美好,不能让孩子今后只能隔着眼镜片才能看清楚。(执笔记者:王莹,参与采写记者:郑天虹、廖君、仇逸、张荣峰、蔡拥军)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