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贾跃亭、罗敏...2017,那些“风暴眼”里的创投者

2017-12-26 08:27:10      来源:中国青年报

“倒下的一抹蓝”李刚

直到“小蓝单车”倒下的那刻,人们才不得不承认,共享单车真的驶入寒冬了。

今年11月中旬,媒体报道小蓝单车资金链断裂,拖欠员工工资。

从3Vbike到町町,再到酷骑、小蓝,近几个月来,共享单车倒下的很多,小蓝无疑是最受关注的一个。

随即,小蓝单车CEO李刚发布了公开道歉信。

这款被认为特别好骑的单车,曾试图要在一线城市里与摩拜、ofo小黄车掰掰手腕,但在强大的资本角力面前,终未笑到最后。

李刚的公开信充满了“悲情”:“从做小蓝单车的第一天开始,我们始终如履薄冰,面对着强大资本加持的前两名玩家”“这个世界总有那么一抹蓝,值得回味。”

可惜,创业的路上不缺少“眼泪”,也不相信“眼泪”。

小蓝单车虽然倒下了,但人们并没有停止对李刚的指责。有人说他一开始就是抱着赚快钱的目的,也有人说他没对单车用户的押金问题做出正面回答。

小蓝单车虽然用尽力气在一线城市快速扩张,想用数量取胜,但口袋里早已囊中羞涩,甚至欠下巨款。

在互联网创业的大潮中,有时候迟了半步,就可能输掉整场比赛。

更何况,小蓝单车进入市场时,摩拜和ofo早已在北京、上海等地打下基础。

“盲目扩张”“资金紧缺”,是许多共享单车快速兴起又快速消亡的主要原因。

和李刚一样,许多人认为共享单车是块大蛋糕。但一个城市的人口基数有限,共享单车的市场需求也会饱和,不断地生产投放只会加剧城市的“负担”。最终,一些共享单车可能会化作一块块废铁。

共享单车的倒闭并不令人意外,甚至很多人还在观望摩拜和ofo小黄车何时合并。

再看整个共享经济的发展,种类虽多,却也没绕开“烧钱”的套路。

如今,小蓝单车虽然倒下了,但共享单车的洗牌仍在继续,无论谁笑到最后,企业最需要做的是如何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管理,让单车变成城市中一抹靓丽的风景。

“中年歧视者”朱啸虎

有着“投资界网红”之称的金沙江投资创始合伙人朱啸虎,在年底又“火”了一把。这一次,不是因为和马化腾互怼,而是“中伤”了中年投资者。

故事起源于一场饭局:出生60后,担任联友电讯董事长的王学宗带着自己的项目咨询朱啸虎的意见,可话没说几句,就被朱啸虎一句“我不投资60后、只投80后和90后”打断了。

无论是从年龄还是经验,王学宗不比朱啸虎低到哪里去,也就无法忍受这种“傲慢”,王学宗把这件事情公布在了朋友圈里。

一时间,朱啸虎被贴上了“中年歧视者”的标签,引发了一波关于创业年龄的争论。不少人觉得,朱啸虎显得有些目中无人,缺乏一名专业投资人应有的素养。

无论细数过去,还是放眼当下,创业经商的路上,从来不缺成功中年人的身影,而如今在高新科技、生物医学等技术含金量更高的领域,中年海归创业者比比皆是。

但也有人认为是王学宗太玻璃心,创业的路上就应该做好各种心理准备,王的心态不适合被投资。

其实,孰是孰非并不重要,因为每个人看待问题的出发点本身就不同。

朱啸虎此前投资的项目,滴滴、ofo等,都是年轻人创立的,因此朱啸虎偏爱年轻人无可厚非。而王学宗的云通讯项目,显然和基础通信领域相关,这本身就和朱啸虎所投的领域有出入。

值得关注的是,王学宗透露为了这顿饭,自己花了10万元。掏出一笔不小的数目,却没有换来自己想要的结果。

在创业大潮中,创投服务平台层出不穷,如何发挥更有价值的作用,给创投者之间搭建更适合彼此的沟通平台,更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

而说到青年创业者,创业大军里从不缺少年轻人的身影,朱啸虎说看好年轻人的项目也并不意味着青年创业更容易成功。比如过去这一年,引人注目的二手交易平台空空狐创始人余小丹、创办神奇百货的王凯歆,这些虽然获得了资本的青睐,但也都从创业神坛上跌了下来。

在创投圈里,经常能听到投资方习惯性地说自己投项目的关键因素是“人”,但怎么看人却需要时间的考量。显然,无论是对中年创业者还是青年创业者,投资人评判创业者的第一标准不应该是外在的年龄,更应该是这个人的综合素质。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 宁迪

标签: 风暴 贾跃亭 罗敏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