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地铁口“蹭网”农民工和家人视频感动网友
1月3日,葛远征在地铁口蹭WiFi和家人视频。图片来自梨视频
葛远征在工地运送垃圾。记者 罗芊 摄
上海浦东新区浦明路附近的工地上,葛远征被称作“老葛”,几乎没人知道他的全名。
老葛和别的农民工没什么不同,蹬一双黑胶鞋,身上灰扑扑的,深蓝色的工装上缀满了白色的石灰点子,唯一一抹亮色,是头上那顶黄色安全帽。
他是河南人,去年十月份来到上海。
前段时间,劳累了一天的老葛照常去地铁站“蹭”免费WiFi给家里人视频通话,被一位视频拍客撞见,拍下视频传上了网络。
老葛“蹭网”的视频点击量很快达到778万,网友们说,看到这一幕,感到心疼,“眼圈都看红了”。
在葛远征所在的工地上,像他这样会去地铁站“蹭网”的农民工不止一个。他们“蹭网”,是因为不舍得花太多钱买流量,又“想家,想和家里人说说话”。
可以光明正大地上网了
1月9日,上海气温在0℃左右,路上的人冻得缩起来,帽子围巾一裹,只露出一双眼睛。
葛远征像往常一样,五点下班,骑着70块钱买来的二手自行车,蹬了7公里回到居住的工棚。晚饭要了一份青菜、一份豆腐、一份米饭,一共六块五毛钱。
晚上六点多,葛远征回宿舍洗了把热水脸,衣服都来不及换,便出门去附近的地铁站。他随身带着充电器,如果手机没电了,他就一边充电一边蹲着和家里人视频。
老葛去的是距宿舍走路十几分钟的7号线长清路地铁站,他一般呆在1号出口,这里离宿舍近,WiFi信号也强。
那是下班高峰期,每隔一两分钟,闸机口都会涌出一群归家的上班族。他们大多穿着厚实的羽绒服和大衣,神色匆匆,几乎没人注意到,墙角边上蹲着个农民工,也没人好奇他在这里干什么。
黑夜漫长,工地上没有什么消遣,老葛最大的乐趣就是和家里人聊天。去年,他买了一台手机,和儿子女儿学了上网,开通了28元包月套餐,每个月可以拥有50分钟国内主叫通话时长和100M流量。这些流量如果用来视频通话,不到一小时便会全部用完。
在工地上,农民工一天可以赚200-300元,没人舍得把钱花在买流量上,工友们凑在一块总懊恼,“这智能手机吃流量,我上月又超了十五块钱”。
后来,有工友学会了“蹭WiFi”,老葛也学会了——下班后拿着手机在周围小区转悠,碰到WiFi信号强的店铺,便蹭一会儿网和家里人视频。
晚上七八点钟,是老葛和家人的视频时间。一开始,妻子苏秀娜接到丈夫葛远征的视频,吓一跳,手机那头黑漆漆的,路灯下丈夫的脸只能看清个轮廓,“他看得到我,我看不到他,想着他的样子聊天”。
过了段时间,老葛发现地铁里面有免费WiFi,高兴极了,他可以光明正大地上网了,地铁站里还有充电插头,有灯光,没外面冷。
六天前的1月3日晚上八点多,老葛也是这样的姿势在和妻子视频,有位视频拍客路过,觉得心里有块东西被触动了,拍下了这一幕——风从地面灌进来,一位中年男人蜷缩在地铁出口,身上蓝色的工装落满了石灰和水泥,袖口和膝盖处尤甚,斑驳得像一幅油画。他蹲在充电插头旁边,两只手捧着手机,冲着屏幕有说有笑,屏幕那头,是他远在河南的妻子。
“最亲爱的人”
葛远征蹲在地铁口与家人视频的样子打动了很多人。许多网友评论,“心疼”、“生活不易”。
也有一些人不太理解,为什么要计较几十块钱手机流量钱?
老葛说,妻子动过手术,腰上有伤,不能干重活儿。他的女儿在读卫校,一年的学费和生活费约在3万元左右,儿子已经上班了,能够自己挣钱,但他还是想多赚点钱,“以后孩子们成家、修房子,我们老了看医生,都得花钱,咱别给孩子添麻烦”。
葛远征的妻子苏秀娜,在河南老家,也是蹭邻居的WiFi在和他视频。
她用着一个3年前的手机,屏幕已经碎了。白天,她忙着摘辣椒,料理农活,吃过晚饭,便等丈夫跟她视频。
葛远征上新闻那几天,河南暴雪,苏秀娜网络信号时有时无,一打开手机,只听人说,“你男人上新闻了”,她吓坏了,以为丈夫出了意外,赶紧打电话问,葛远征一遍遍解释“我没事,你就放心吧”,她才放下心来。
后来,葛家人都看到了葛远征蹲在地铁口上网的视频,苏秀娜整整哭了两天,丈夫蹲在地上那模样,她心疼极了。儿子和女儿也看到了视频,打电话非让爸爸回家,“不让干了,手机都不叫挂”。
苏秀娜说,每到过年,丈夫总是穿得干干净净回家,视频的时候笑眯眯的,说一切都好,还总叮嘱她,“穿厚点儿,不能光顾着干活儿,该花的钱就花,别心疼那两钱”。
他们几乎从不吵架,有说不完的话,一视频就是一个小时。
葛家有一个微信群,名字叫“最亲爱的人”。每天连上WiFi,葛远征都会收到好几十条微信——儿子在海南学舞台搭建,每天都会拍现场的小视频,让他听听歌,看看新鲜;妻子和女儿白天空闲时间比较多,一串一串聊微信,有时候他都等不及一一听完,便直接跟她们视频通话。
葛远征骑着二手自行车回板房宿舍。记者 罗芊 摄
1月10日,上海浦东,午饭时间,一位工人躺在路边休息。记者 罗芊 摄
钢筋是骨架,混凝土是血肉
来上海前,葛远征还不叫“老葛”,在河南周口老家被人尊称一句“葛师傅”。
他学过木工、瓦工、油漆工,谁家盖房子,都愿意帮忙搭把手,老乡评价他,“人老实,话少,肯吃亏”。
孩子还小的时候,他不舍得离家,待在家里一边打零工一边种西瓜,他最擅长的是种黑美人西瓜,瓢沙脆甜。孩子长大了,2013年,38岁的老葛跟着老乡当了农民工,在全国各地做油漆工,负责给墙面上各种涂料。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