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上海整治共享单车收效如何? 超六成现场管理人员不到位

2017-11-14 17:49:00      来源:新民晚报

早晨扑扑满晚上空荡荡

共享单车分布不均,是巡访报告中提到的又一个问题,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在时间层面。有些区域的停放数量变化剧烈,特别是早晚高峰出现强烈反差。“比如轨交1号线通河路站的2号口,早高峰时涌入大量共享单车,经常无处可停,积压占道;可是到了晚上7点以后再去看,站点旁边空荡荡的,一辆自行车也找不到了。”

黄建生分析,正常时间下班的,出地铁站后陆陆续续把单车都骑走了,却苦了那些加班晚回家的。“这种现象说明,共享单车企业的调度运驳力量还不足。他们应该负起这份责任,当早高峰车辆停满时,及时调度,将多余车辆运送到其他区域;到了晚高峰,当车辆明显不够时,再尽快从其他区域调运一些到地铁站附近,不能完全依赖用户随停随取。”

二是在空间层面,城郊差别比较大。本次巡访以城区为主,兼顾浦东新区部分郊区。在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工作的章红兵,就负责巡访郊区,涉及外高桥、高桥镇、川沙镇、惠南镇等地。他的感触和黄建生迥异。

“也许是因为郊区人口少,流动性低,所以对共享单车的需求也低。”在巡访过程中,章红兵找到的问题并不多,即便在一些大卖场、医院和学校周边,也要仔细寻找,才能发现零星几辆共享单车。“轨交16号线的惠南站、野生动物园站、6号线外高桥保税区等站点出入口附近,单车也比较稀少。”

黄建生认为,郊区难觅共享单车,除了需求量确实较低外,与企业本身投放动力不足也有关。“城区人流量大,骑行距离短,运维成本相对较低,企业显然更倾向于在城区里大量投放,而不愿意将过剩的车辆转移到有些遥远的郊区。”

损坏违停依然无法杜绝

针对共享单车集中整治清理行动的效果,巡访报告也做出了数据统计:效果明显的,占38.87%;效果一般的,占29.96%;效果不明显的,占31.17%。“说明上海共享单车运行的总体情况有明显好转。”黄建生介绍说,车辆无损坏的,占了89.91%;损坏后及时清理的,占2.52%;损坏后未及时清理的,仅占7.57%。

“不过,故意损坏车辆的行为,还是没办法杜绝。比如在杨浦区长阳路1181号的长阳茶城门口,我就发现了几辆共享单车不但遭到人为损坏,还被故意扔进了路边的绿化带里。”他觉得,缺乏足够的惩罚手段和力度,是有意破坏行为屡禁不止的原因。

此外,报告中还指出,违规进小区的情况时有发生。沪上所有住宅小区都明文规定“共享单车禁止入内”,可是总有少数市民明知故犯,把车骑进小区,甚至停进楼道,成了“私家车”;还有些人不好意思进小区,就贪图方便,随意停在小区门口和就近的人行道上,影响附近居民出行。

章红兵住在长宁区一处有30多年历史的老式小区内,他坦言,家门口就常有共享单车出没。“小路边、空地上、楼道里,几乎天天能看到共享单车。”

关键先要健全法律法规

63岁的黄建生,从中共上海市教育卫生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监察室退休后,加入市民巡访团。9月下旬,他在6天内跑了杨浦区42个共享单车停放点。“集中整治清理初见成效,但我最担心的是,整治结束后,会不会很快反弹,应该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他参与起草巡访报告时,在最后一部分重点列出了众多“改善管理若干建议”。包括:建立市、区、街道(乡镇)三级管理机制,各级主管部门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建立严格的审核机制,从源头上杜绝无序投放;明确企业责任,配足管理力量,确保车辆安全;优化停放点规划,充分挖潜,合理布局;加强现场管理,除了企业派出专人外,各区可发动街道、居委志愿者力量,或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形式,组成管理队伍。“现场管理人员要有责任心,这也是拓宽就业的新渠道。”

黄建生认为,如果个人恶意毁坏、企业无序投放或政府监管不力,都应得到相应的处罚。“所以首先需要完善立法。市政府上周已经发布了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希望更细化的法律法规能够尽快出台。立法是基础,否则追责和严惩都是空谈。”他坚定地说,“企业要有社会责任感,不能只想着赚钱;政府也要加强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多从老百姓的角度换位思考;每个市民都从自己做起,维护好城市形象。小小的共享单车,没理由管不好。”

新民晚报记者 曹刚

标签: 上海 共享单车 管理人员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