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40年来上海100万只马桶“退休” 开放公厕总量已达8705座

2018-01-23 14:23:52      来源:人民网

40年来,上海有100万只马桶“退休”了

侬还记得清晨倒马桶、付费上公厕的那些年吗?

凌晨5点,昏黄的路灯在雾气中氤氲,一辆两轮马桶车“咕噜咕噜”匀速在静谧的静安弄堂里穿行。

“马桶拎出来、马桶拎出来……”高亢的女高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撩开了黑夜的幕纱。浅眠的住户,一户户亮灯。女人们打开房门,睡眼惺忪地拎着圆肚木质的马桶走向早已熟悉的马桶车。

图注:马桶 资料图片

“倒马桶”是当时上海弄堂的日常市景,一直延续到40年后的今天。2017年8月,静安寺街道辖区内,最后144户居民告别了手拎马桶的生活。而手拎马桶现象,也将成为现代化上海的回忆。

图注:常熟路边小倒口的拆除 资料图片

从马桶车到小倒口 是两代人的交替

“那时候的环卫工人嗓子老好了,声音嘹亮,练的都是高音。”傅瑞华笑道。

傅瑞华的母亲,环卫工人,为了7个嗷嗷待哺的孩子,在弄堂里穿行了人生最为美好的年华,与粪便打了一辈子交道。

“一辆马桶车,连车带粪便大概有500斤,一个正常男人推起来都吃力。”傅瑞华回忆起母亲的工作日常,直道太辛苦太不易。为了维持生计,母亲直到退休才放下早已摩挲得油光锃亮的车柄。

图注:马桶车 资料图片

据回忆,马桶车当时直接推送到淮安路码头,运上停泊的运输船,将粪便作为肥料运送到江浙一带,肥沃农田。

子承母业,十六岁的傅瑞华接了母亲的班,成了静安环卫服务所的一员。幸运的是,傅瑞华赶上了好时光,1975年上海取消两轮马桶车,开始搭建小倒口。小倒口每天凌晨5:00开放到上午9:00,工人准点抽取粪便,再锁上小倒口。

图注:傅瑞华

伴随着城市的日新月异,上海对市容市貌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小倒口的材质从早期简易木板到白色瓷钻再到至今仍然存在的不锈钢,一次比一次变得更环保。据傅瑞华回忆,木质道口,粪便容易渗透进去,时间一长便弥漫着驱之不散的臭味;1981年后有所改善,铺上了白色瓷砖,颜色亮眼许多;2000年换成了不锈钢,更加干净卫生。

倒口、公厕一手抓 服务的都是老百姓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记者,曾就这马桶问题作过采访调查,当时戏称上海的手拎马桶数,犹如曹操下江南时的八十三万大军,也为八十三万只。而实际上,远远不止这个数,数据统计,1958年左右上海总人口数为750.8万,按7口一马桶计算,至少全上海有107万只马桶。

家住景华居民区的赵阿姨家里去年刚刚装好了卫生间,想起当初拎马桶的日子,赵阿姨觉得很不方便。她说,在没有卫生间时,家人都是在马桶中方便,然后拿到马路上的小倒口倾倒。“小倒口那边没有水清洗,我每次倒完还得回家接水把马桶洗干净,再回来把脏水倒掉。”

繁琐的清洗流程,让女人们很伤脑筋,每天见着环卫工人都要念叨上一遍。工人将情况反馈到服务所,所里也犯愁,这可怎么处理?服务所郑经理动手能力极强,经过一段时间的琢磨,自己探索出了脚踩设计,与当时的美申厂合作进行生产。

“脚踩在踏板上,倒口就开了,还能出水进行清洗。”傅瑞华印象深刻,静安环卫服务所成为第一家脚踩设计的应用单位,该应用后来逐步在上海全市进行了推广。

图注:垃圾房正中间为小倒口,倒口左下方方便居民冲洗马桶 傅瑞华供图

1984年,傅瑞华成了服务所的组长,因表现突出,不仅担任倒口队队长,还兼任公厕队队长。

标签: 万只 上海 马桶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