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投行圈心碎不已!IPO审核两天“12过2”原因为何?

2018-01-25 08:36:13      来源:新京报

投行圈心碎不已!IPO审核两天“12过2” 为何?

1月24日,证监会公布了新一期的发审过会结果,5家企业中仅有1家企业过会,而1月23日凌晨,证监会公布结果称,7家企业仅有1家企业过会。新发审委在2017年11月29日创下的零通过率除外,7过1的数据刷新了证监会单日发审过会率纪录。

发审委两日审12过2

在1月24日上会的5家企业中,河南蓝信科技、深圳华智融科技、格林精密部件三家企业未通过,北京宇信科技暂缓表决,彩讯科技获得通过。

而在23日过会的7家企业中,安佑生物科技、温州康宁医院、北京挖金客信息、南通冠东模塑、赣州腾远钴业、申联生物医药等6家公司被否决,仅有浙江锋龙电气成功过会。

严监管虽然已经不是新闻,但审核12家“否9过2”的数据依然让投行人士感到震惊。

持续走低的过会率已经改变了投行生态。

统计数据发现,2018年以来,共有39家公司上会,过会14家,未通过19家,暂缓表决3家,取消审核3家。过会率仅为35.89%。这一数字已经低于去年第十七届发审委上任后50%的过会率。

而2017年,发审委共审核了479家公司的首发申请,其中380家过会,过会率79.33%;86家未通过审核,占审核总量的17.95%,其余13家为暂缓表决、取消审核等情形。

与2016年相比,这一落差更为明显。数据显示,2016年证监会共审核了271家企业IPO申请,过会率为91.14%,2014年和2015年的过会率也分别达到了89.34%和92.28%。

从数据来看,发审过会从大概率过会已经变为大概率无法过会。

在过会率下降的同时,发审速度在提速,据投行人士介绍,目前企业从准备上市到发审过会,半年时间即可完成,较前两年动辄排队一年半载,时间成本大幅下降,IPO速度大幅提升。

净利润较高不再是“王牌” 关联交易被密集问询

记者梳理6家被否企业的原因发现,财务数据真实性、内部控制、关联交易、企业持续盈利能力都成为发审委员关注的焦点。

投行业内一直流传的“净利润较高容易过会”的潜规则,也不攻自破。

在1月23日被否的企业中,安佑生物2016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2.85亿元,接近3亿元。从安佑生物预披露的信息来看,安佑生物2014年至2016年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1.94亿元、1.51亿元、2.85亿元。

虽然净利较高,但安佑生物的股东出资瑕疵以及业务资质和环保等问题引起了监管关注。

证监会在安佑生物的预披露反馈意见中提出,2009年5月动物营养设立、2013年12月安佑有限第三次增资、2014年12月安佑生物第四次增资时,部分股东均未按时缴足出资。请保荐机构和发行人律师核查并说明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及背景情况,是否构成虚假出资或出资不实,是否符合当时生效的法律法规的规定,发行人及相关股东是否可能因上述出资问题被处罚。

监管层还关注到,安佑生物下属的36个生猪养殖场中,正在办理、待相关政策要求明确后办理排污许可证的有24家,1个生猪养殖场处于禁养区,无法办理排污许可证。公司旗下福建安佑、武汉山川、雅安安佑等3家养殖场还曾受到环保处罚。

除了净利润,关联交易成为多家企业被发审委员问询的重点。

以1月24日被否的广东格林精密部件为例。发审委员发现,发行人与关联方存在频繁且大量的关联交易,发行人多次向大中华精密、宝龙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拆出资金。

发审委员要求发行人说明:公司报告期内关联交易的必要性、定价公允性,关联方与发行人是否存在共同供应商、客户的情况,是否存在关联方为发行人分摊成本、承担费用或其他利益转移的情形,关联方及关联交易的信息披露是否真实。

而关联方向发行人频繁且大额拆借资金、拖欠资金占用利息的原因及合理性也被发审委员问询。

标签: IPO 审核 净利润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