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投行圈心碎不已!IPO审核两天“12过2”原因为何?

2018-01-25 08:36:13      来源:新京报

■ 观察 63名发审委成员来自监管系统占比过半

IPO过会越发严格,监管机构已经多次表态。在此前的第十七届发行审核委员会就职仪式上,证监会主席刘士余曾“提要求”称:上市公司是资本市场的基石。要坚决落实依法全面从严的监管理念,严格专业履职、依法审核,防止问题企业带病申报、蒙混过关。

而证监会纪检组长王会民表示,发审委委员要根据证券法和发行审核委员会办法,依法审核股票发行,依靠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操守作出独立的判断。对于不合规的企业,要勇于投否决票。

事实上,第十七届发审委构成就具有“严监管”的色彩。

证监会披露信息显示,在63名发审委员中,来自监管系统占比超一半。工作负担更重的42名专职委员中,33名为专职委员,其中19位来自证监会、证券业协会和地方证监局,14位来自交易所。

券商、基金、保险资管等金融机构的发审委委员共有7位,均为兼职。来自律所、会计师事务所的委员减少,仅有9名专职发审委委员。

在投行人士看来,监管人士的增加,对上市企业的内控、合规要求更为严格。

按照《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管理办法》,被否后企业需等待6个月后才能重新递交IPO申请,重走审批流程。

重走流程意味着,企业和保荐机构又要重新接受各项核查,并且需要再度前往证监会递交各类材料。此外,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有500余家企业尚未过会,虽然今年IPO明显提速,但企业重新排队,仍要等待2年时间,如果企业身处周期性行业,则时间成本巨大。

■ 分析 IPO项目被否 券商将损失数千万承销费

据统计,从2017年10月17日至2018年1月24日,新一届发审委共否决了52家公司IPO。

其中,被否最多的是中德证券,这家券商旗下共5单IPO项目被否,占比达9.4%;被否的保荐项目分别为山西壶化集团、海宁中国家纺城、浙江鸿禧能源公司、北京全时天地在线网络信息公司和河南蓝信科技公司。

紧随其后的是国金证券,4家保荐公司被否,占比7.5%。被否的保荐项目分别为稳健医疗用品公司、钜泉光电科技(上海)公司、河南金丹乳酸科技公司和欣贺公司。

此外,华林证券、中信证券、安信证券、兴业证券、招商证券等5家券商分别被否3家保荐公司。光大证券、海通证券、国海证券、国信证券等券商均被否2家保荐公司。还有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广发证券、德邦证券、中泰证券等券商均有1家保荐公司被否。

“公司IPO被否,对保荐券商的影响还是很大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券商从业者告诉新京报记者,一般券商要帮公司IPO,会派出3-6人的团队,与公司对接三年左右的时间,如果IPO成功,券商会收取4000万-6000万左右的费用,大公司的收费甚至上亿。

2017年7月底,由招商证券保荐的电连技术登陆创业板,募集资金20.37亿元,其中,发行费用花费1.72亿元。但上述从业者表示,如果IPO被否,券商可能只能收到100万-200万左右的费用,不仅经济损失重大,且券商派出的团队的人力成本、机会成本都要受到影响,“券商派出的团队中,每个人对接一次公司的人力成本就在100万左右,如果事情还不能做成,那券商必然是有损失的”。

另有一名券商人士也向记者表示,“IPO项目的保荐费比较低,在两三百万到三五百万不等,承销费一般按点收,按一个多点计算,一个项目下来差不多两三千万。如果IPO被否,承销费就没有了,只能拿到两三百万的保荐费。而且保荐费用也不会全给。”不过,她还表示,不同券商不同项目收费不尽相同,损失也不一样。

另有数据统计显示,2017-2018年IPO平均花费4850万,给券商的评价费用是3590万,占比74%。

“但从积极的一面来考虑,这样的经济损失也倒逼了券商的内部优化”,该从业者表示,过去券商做的事情就是根据发审委的指引,简单地把企业按照规范来包装上市,但是现在,发审委显然更加关注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这也需要券商以经营能力、营收情况、发展前景等为中心,更有选择性地筛选、识别客户。(林子)

标签: IPO 审核 净利润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