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厉害了,我的国》上映引热潮 “洛阳元素”让咱洛阳人很自豪
港珠澳大桥
2日,纪录电影《厉害了,我的国》上映,引发观影热潮。影片展示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令人热血沸腾,而影片中诸多“洛阳元素”也让咱洛阳人很自豪。在片中,宇航员陈冬的亮相,更是引发了洛阳观众强烈的反响。下面,记者为您盘点这部影片中的“洛阳元素”,您在观影时可别错过。
港珠澳大桥 158个“桥梁关节”洛阳造
影片开场,介绍的第一个中国奇迹是港珠澳大桥。
这座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总长55公里,是连接香港、珠海和澳门的超大型跨海通道,是中国建设史上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的跨海桥梁。
该桥使用的158个“桥梁关节”——特种减隔震耐蚀桥梁支座,就是中船重工第七二五研究所洛阳双瑞特种装备有限公司(简称双瑞特装)研发生产的。
超级工程、海洋性气候、台风多发区域、百年长寿命设计要求,让连接桥墩、支撑桥梁的“关节”在设计制造上面临严峻挑战。作为核心构件之一,双瑞特装提供的“桥梁关节”能让港珠澳大桥抵御16级台风、8级地震及30万吨巨轮撞击。
目前,港珠澳大桥已经具备通车条件。大桥建成后,香港、珠海、澳门将首次实现陆路对接,形成“一小时交通圈”。
果子沟大桥(网络图片)
果子沟大桥 新疆第一高桥,有洛阳人的奋斗身影
在影片开篇的中国桥里,还有一座宛若架在云中的桥,这就是位于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果子沟大桥。
果子沟大桥作为新疆第一座斜拉桥、第一高桥,是新疆最大最重要的桥梁。它集新技术、新结构、新工艺、新设备于一身,是新疆公路建设史上一次重大突破。和这座桥一起建造的呈S形的特大型辅桥,是我市的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修建的。
为了建设这座辅桥,该公司先后派出100余名工作人员,从2007年一直建设到2011年。工作人员克服了当地地形起伏大、多沟谷的困难,使桥上墩型达到16种之多,光超过50米的高墩就有16个,最高的达到118.75米,为新疆第一高墩。
“西气东输” 我国最长的天然气管道上,有咱洛阳建设者的汗水
3日,在洛龙区一家影院,《厉害了,我的国》放映结束后,记者旁边的一位观众仍沉浸在影片中未离开座位。他叫李荣山,是中国石油天然气第一建设有限公司的一名员工。在影片中,他看到了自己过去工作的地方,当劳动成果闪现在自己眼前,他既熟悉又振奋,既光荣又感动。
李荣山参与的这项工程叫“西气东输”,它的供气范围覆盖中原、华东、长江三角洲地区,东西横贯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上海等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它的天然气管道是我国距离最长、管径最大、投资最多、输气量最大、施工条件最复杂的,全长4200千米。
李荣山说,他所在的公司主要承担“西气东输”西三线和西四线的建设工作。他在新疆工作了五年,在陕西榆林工作了一年半。现在,陕西榆林的项目马上要扩建了,他又要去工作,作为一名建设者,他感到很骄傲、很自豪!
“复兴号”高速运行的列车,冷却风机来自洛阳北玻
去年6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在京沪高铁正式双向首发。
“复兴号”动车组,采用了洛阳北方玻璃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洛阳北玻台信风机技术有限责任公司创新研制的冷却风机。
“复兴号”车厢实现了Wi-Fi网络全覆盖。车载Wi-Fi网络是旅客信息系统的一部分,该系统还负责传输各个车厢的电视、广播、报站信息等,负责这些信号传输的以太网传输线缆组件来自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航光电)。该企业提供的线缆组件传输速度达千兆,是普通家庭网络速度的10倍以上。
不仅如此,中航光电还为“复兴号”动车组的旅客信息系统和车载列控系统配套了多型号线缆组件,为车辆运行构筑“安全线”。
大飞机C919
大飞机C919 “外衣”“眼睛”等部件,背后有洛阳智慧
去年5月5日,我国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首款按照最新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干线民用飞机C919在上海首飞成功,实现了中国航空工业的重大历史突破,其中也有我市企业和科研院所的贡献。
中航光电为试飞成功的C919首架机配套了9套电子设备综合设备架。从2010年开始,该公司就跟进C919项目,全程参与飞机的设计、安装和各阶段试验。
为了给国产大飞机“编织”又轻便又坚固的“外衣”,2007年,中信重工联合西南铝业、中国重型院等单位,共同参与世界先进铝合金厚板生产线设备——万吨级拉伸机的研制开发。有了这台关键设备,世界上最好的铝合金材料经过轧制拉伸,给国产大飞机“编织”出轻便坚固的“外衣”,确保大飞机一飞冲天。
国产大飞机的“眼睛”——HUD,包含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的创新成果。HUD又称“平视显示器”,是一种具有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机载光学显示系统。该系统还可以增强飞机低能见度运行能力、降低最小起飞和着陆气象标准。
AG600 “神经”和“大脑”,来自“洛阳智造”
巡天为飞机,着水为航船。2016年7月23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下线。
AG600是当今世界最大的水陆两栖飞机,上半身是飞机,下半身是船,是国家应急救援体系建设急需的重大航空装备。它的成功下线,填补了我国大型水陆两栖飞机的研制空白。
该机80%以上机载设备集成互连方案,都是由中航光电提供的。中航光电提供的互连方案能够实现全机飞控、液压、通信导航、指示记录、操纵等各系统的集成互连,相当于全机的“神经”和“大脑”。
另外,保障飞机搜索中能够显示信号的利器——搜索分系统显示控制器(DCD),相当于“搜索千里眼”,是由航空工业洛阳电光设备研究所研发的。
“蛟龙”号
“蛟龙”号 关键部件和材料技术支撑,来自七二五所
2012年,我国首台自主设计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创造载人深潜7020米的新纪录。在这一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里,关键部件和材料技术支撑,来自我市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五研究所。
作为国家"863"重点项目,“蛟龙”号潜水器是我国第一台自主设计、自主集成的载人潜水器。“蛟龙”号上的钛合金耐压球壳、钛合金蓄电池箱等关键部件,均是该所自主研发制造的。
该所科研人员努力攻关,成功解决了潜水器耐压球壳材料精密成形、高精度焊接等一系列技术难题,确保了产品能够满足在圆度和厚度上的均匀性、足够的耐压系数、严格的深水密封等要求。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