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福州马尾:船政文化永不褪色 船政精神世代相传 全球热头条

2023-06-20 10:43:36      来源:东南网

苍苍鼓山,泱泱闽水。依山傍水的福州马尾是中国船政文化的发祥地和近代海军的摇篮。19日下午,2023年“中国有约·相约福建”国际媒体主题采访活动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城和罗星塔公园,探索发生在这里的中国近代史。


(相关资料图)

采访团抵达中国船政文化城现场。东南网记者 周霞 摄

中国船政文化城内地标。东南网记者 周霞 摄

走进中国船政文化城,最先吸引众人目光的便是一栋巨大的红色砖房。据介绍,这栋建筑由位于一层的轮机车间和位于二层的绘事院组成,采用铁柱、木屋架,以红砖砌墙。历史上,轮机车间是船政最核心的车间建筑,生产舰船所用的蒸汽机,在1871年建造出了中国第一座大型船用蒸汽机。绘事院则是中国最早的工业制图和培训机构,负责舰船生产图纸的绘制。

附近是古风依存的船政书局,将“船舱”“书局”合二为一,不仅具备传统的图书馆和阅览室功能,还提供咖啡吧、下午茶功能,成为生活和工作之外的“第三空间”,创新性地将船政文化和现代元素相融合。

采访团参观中国自制首架飞机——甲型一号水上教练机。东南网记者 周霞 摄

园区内,中国自制首架飞机——甲型一号水上教练机也在展出。巨大的机身透露着当年的野心,脱落的油漆诉说着久远的故事,眼前的文物展示着当年中国人救亡图存的精神,采访团成员们不禁为之叹服。

不远处,便是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2022年1月3日,新馆开馆。该建筑原为钢结构,优化设计过程中保留了原主体的全部结构,顶部采用暗红色仿铜铝板材质的斜面造型营造船台的意象,东向的窗口与天后宫、船政衙门等历史建筑产生遥相呼应。

采访团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博物馆。东南网记者 王寅 摄

铁胁厂原用于生产舰船用肋骨、龙骨等大型钢构件,曾长期用作飞机制造厂、造船厂铸锻车间和冷作车间。“这里非常酷!能够看到当年的生产线,想象船舶、飞机在这里如何生产,非常清晰!”英国籍自媒体人哈维(Harvey Charles)说,“我会通过短视频来宣传这里!”

随后,采访团一行来到位于闽江下游的罗星塔公园。一走进公园,迎面而来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和清新宜人的空气,令人无比舒畅轻松。逐级而上的台阶背后有何别样风景与历史故事?采访团成员决定跟随讲解员的步伐一探究竟。

罗零基准点(右)。东南网记者 周霞 摄

台阶之上是罗零基准点,这是闽江流域部门常用的高程起算点。“自1842年五口通商开始,来往马尾的船只增多,但水域深度难以掌握,常有船舶航行不便,于是这一基准点开始采用。”采访团认真聆听解说,深刻理解着百年前的历史。

再往前走,便是罗星塔,此公园也因此命名。讲解员介绍,相传罗星塔由宋代柳七娘所建,原为木塔,毁于明万历年间,明天启四年(1624年)在原塔基上重建。罗星塔是世界航海图中著名的港航标志和世界著名邮政地名——“塔锚地”,有“中国塔”之誉。据说,在过去几百年中,从世界各地邮到马尾的信,只要写上“中国塔”就可寄达。

公园内有一中山阁,悬挂着“天下为公”牌匾,孙中山先生雕像坐落于此。站在中山阁眺望闽江,来往巨轮和繁忙码头尽收眼底,百货来仪,万舶朝宗。采访团成员仿佛穿梭在历史与现实之间,见证着上百年来马尾航运与船政文化的辉煌。

历史属于过去,但铭记历史可以创造未来。采访团成员纷纷表示,百年前,马尾船政文化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不平凡”;百年后,“爱国、科学、创新、图强”的船政精神也将世代传承,激励马尾人书写新发展篇章。(记者 周霞)

标签: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