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 国内 国际 社会 财经 教育 科技 娱乐 体育 时尚 文化 奇闻 房产

一度濒危的动物 又为“数量过多”发愁

2017-11-01 09:55:06      来源:中国青年报

牧民起起落落的日子

翻过日月山向南,穿过共和盆地,在靠近玛多县城时,公路两侧的草地开始向湿地过渡。

草原上遍布着蜿蜒的河流和大大小小的水洼,水面上倒映着白色的云彩。阳光照射下来,整片草原都泛着星星点点的光芒。阴天时,乌云几乎压在草原上。强光穿过,一缕缕的云雾像是从云层中漏下来一般,在空气中形成一道薄薄的帘子。

这里是三江源国家公园最北端的黄河源园区,占据了玛多县75%的面积。园区内的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源头两个最大的湖泊,鄂陵湖水在它东段的一个出口无声流出,这条30米宽的小河自此才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黄河。

玛多被称为“千湖之县”,县域内有大小湖泊4000多个。这些湖泊遍布在草原上,然后通过河流连接起来,使整个玛多县成为一个巨大的蓄水池。

黄河之所以能日夜不息奔腾而下,冲积出孕育华夏文明的河套平原和华北平原,都离不开这些湖泊湿地的蓄水功能。

可在2004年,鄂陵湖边那个有历史记载以来从没断流过的黄河出水口,第一次停歇了。

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玛多县的湖泊就开始陆续干涸。到2004年时,这个“千湖之县”内,面积大于0.06平方公里(相当于9个足球场大小)的湖泊只剩下200多个。同时,从1983年到2004年,玛多县70%的可利用草场已经沙化和退化,湿地面积减少了80%。在当时媒体的报道中,牧民抱怨草场上“老鼠洞多到数不过来”,野生动物也越来越难见到。

如此巨变,除了那几年降雨量偏低等自然原因,人们也在一片对财富的狂热追逐中,摧毁着自己的家园。

这是玛多县最伤痛的记忆之一。玛多县县长利加还记得,在上世纪80年代时,县里开始“牧业学大寨”,生产队铆足劲把每片草场上都放满牛羊,最高时整个县的牲畜达到了上百万头。

标签: 过多 数量 动物

相关阅读

今日推荐
精选图文
48小时频道点击排行

Copyright @ 2008-2020 www.hxcfw.com.cn  华夏财富网 版权所有  联系邮箱:3960 29142@qq.com